技术支撑 品牌突围
4月20日下午,在上海车展上因全球同步首发六款新车赢得“满堂彩”的吉利汽车高层集体亮相,召开2009吉利汽车产品战略发布会,对吉利战略转型阶段性目标和产品规划首次进行公开披露。记者现场采访了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良。
记者:吉利的中高级车和合资品牌中高级车型相比,具体优势在哪里?
刘金良: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挖掘中高级车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提高吉利汽车的性价比,提高销售网点和服务网点布局的合理性和便利性,创造更大的销售满意度和服务满意度,更多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记者:在技术上,吉利是否有信心超过合资品牌?
刘金良:在展会上大家也可以看到,吉利的技术正在蓬勃发展。目前吉利汽车有自己的自动变速箱,今年又收购了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箱,这在中国的自主品牌中,甚至合资企业也是做不到的。
记者:《国家汽车产业规划》就是鼓励消费1.6L及其以下排量的经济型车,但目前不少自主品牌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中高级车,吉利汽车今后会放弃以中小排量为主的传统吗?
刘金良:吉利造车,是很稳健的。我们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比如现在能够自己制造自动变速箱、造涡轮增压发动机1.3T、六速自动变速箱以及7DCT等,所有这些技术,不仅要应用在现有的细分市场经济型小排量上,还要用在中高级车上,这也是对吉利造车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实践。需要强调的是,未来吉利的产品销售结构,从价格上讲10万元以内、从排量上讲1.8L以内将占75%左右,只有少量的中高级车。
东风标致将在中国加速发展
——访标致汽车公司全球总裁让·菲利普·柯澜
东风标致带来了207、307系列车型,并携手原厂标致207CC、307 CC、307SW、Coupe407以及RC HYbrid4、RD两款概念车型联合参展,以“科技 品位 新境界”为主题共同演绎了群狮齐聚的华彩乐章。车展现场,记者采访了首次以法国标致总裁身份来到中国的让·菲利普·柯澜。
记者:标致重回中国4年时间,与其他合资品牌相比新车投放速度相对较慢,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柯澜:标致充分相信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未来的广阔市场空间,但我们重新回到中国市场仅经历四年,在网络覆盖率不强、平台能力有限、工业产能有限等因素限制下,依然实现了很高的增长率,对此我们是比较满意的。不过,我们在中国尚属年轻品牌,目前首要任务是坚固基础,随着标致雪铁龙上海研发中心的成立以及神龙3号平台的建成投产,未来几年将是东风标致在中国发展的加速期。
记者:节能环保是一个趋势,下一步东风标致有没有推出小排量车的计划?标致品牌在环保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柯澜:推出更高级别的车型是为了完整的产品线,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把标致车型都引入到中国来。作为一个拥有120年历史的品牌, 标致在环保流行之前已经非常重视这方面的课题了,出产的所有车型在环保方面的标准、要求也非常高,在西欧六辆排放量在120克/公里的汽车里,其中有一辆就是标致车。
东风雪铁龙将向中高级车方向发展
——访东风雪铁龙副总经理魏文清
4月18日,东风雪铁龙新品牌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同时,东风雪铁龙还根据雪铁龙全球品牌标语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主张——“人性科技 创享生活”。
东风雪铁龙副总经理魏文清把此次换标看做是东风雪铁龙销售体系升级的一个契机:“我们将从产品提升战略、网络提升战略和用户满意度提升战略等三个方面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
记者:您对今年整体汽车市场怎么看?东风雪铁龙2009年的销售目标如何?
魏文清:去年底,各机构、企业对今年一季度的判断保守了一些。不过,从目前来看,国家刺激政策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再加之消费能力也被释放出来,因此销售比预期要好一些。
对于整个市场,今年我们预计将达到8%~10%的增长。东风雪铁龙2009年的重点工作是提升质量,而不是仅仅追求销量,预计可以达到11万辆。
记者:换标对东风雪铁龙的产品布局有何影响?
魏文清:东风雪铁龙是从做中小型车开始的。作为从国家计划经济当中最早走出来的企业之一,当时的市场情况决定了我们只能偏向于中小汽车。但实际上我们的母品牌雪铁龙,属于一个中档偏高的品牌,拥有全系列的产品。因此,我们计划要引进一个全球整体的产品系列。在今明两年,东风雪铁龙处于向中高级汽车产品全面发展阶段。也就是要通过投产新C5轿车,进入国内中高级汽车市场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