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民国年间郑州的商务会
行走在阳光里的人
《故乡》
《革命之路》
8
14
培育书香社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国年间郑州的商务会

杜丰芮 王瑞明

史料记载:清光绪29年(1903年)郑州已有了旨在“保护商界利益”的商会。民国2年元月(1913年),由盐商、药材、钱庄、典当、绸缎、酱菜、转运等17个商业行会的富商巨贾,经过协商成立了郑州商务会(简称商会)。自商会成立以来至1947年的30多年里,先后复选过10多次,从第一任会长荆丙炎到之后的历任会长、副会长有周秉彝、石怀玉、田敬波、张波岑、赵晋三、胡香圃、李捷卿、孔子磐等商界名人。

郑州商会的成立,是早期维护民族工商业者利益,为商业同仁服务的组织。据行业老人们讲述,郑州商会成立后,曾组织各同业公会开展过一些商业活动,影响较大的有:民国2年(1913年)冬,商会与商界名流王兆丰、王晋卿等人发起,在火车站对面的智仁里(现长途汽车总站)购地近30亩,由王延如招标,在此热闹地盘建楼房4座,内有门面房100余间,设有十字通道,四周凡临道路之外均开有大门,人力马车可以自由出入,1916年3月竣工后,起名“东亚第一商场”,开了郑州修建近代百货商场之先河。商会在此后的时间里,多次在书院街、西关大街、南关大街、火车站空场地方,组织不同行业的交易会,受到商户和群众的欢迎。1933年,商会与地方豪绅共同商议,发起眼光庙(南关外)药材骡马大会,每年分两处起会,春季在塔湾,秋季在南关眼光庙附近,会期定为一个月,起会期间商贾荟萃,吸引了大批药材商入住,带动郑州成为全国著名的药材集散地,其他行业也在会上摆设摊点,热闹非凡,盛极一时。除此之外,商会还为行业之间解决了很多疑难纠纷,维护了商家的利益,受到商户们的信赖。这些都在商界传为美谈。

老人们还说:成立商会是为商业服务,组织商业活动,活跃市场,繁荣经济的。但在旧社会的黑暗统治下,统治阶级根本没把商会放在眼里,而是经常向商会进行敲诈勒索,硬性派要粮草,修工事,扩机场建设用材料都摊到商会身上,把商会当成支应兵差需要的摇钱树。有些在郑的官僚商号,凭仗他们资本大,靠山硬,根本瞧不起商会,处处与商会顶抗,既不参加商会活动,又不按时交纳商会规定应交的会费和摊派款等。而在商会内部也有个别职员利用职权,对商户进行渔利剥削,当其欲望达不到时,便攻击、排斥到拆台。抗战胜利后的商会被青帮头子、特务把持,他们对商户进行敲诈、勒索和迫害,失去了商户和同业对商会的信赖,商会的信誉和名声一落千丈。

新中国成立后,商会改名商业联合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工商业者逐步参加了国营或公私合营企业工作,得到妥善安排,受到广大商户的欢迎和热烈拥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