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排在榜上”与“写在脸上”
人人都可来拜祖
漫画:某字遮百丑
挺虎官员复出何以让人风声鹤唳
在金融危机中寻求信仰
央视等百家传媒
热议“新郑改名”
高管究竟该不该“高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央视等百家传媒
热议“新郑改名”

央视等百家传媒

热议“新郑改名”

本报记者 余英茂

4月28日,本报特别报道版刊发了特稿《新郑改名“轩辕”建议的调查》,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网、新华网、搜狐、新浪、《澳门月刊》等数百家海内外知名网站纷纷转载本报的报道,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早间节目《第一时间》、《北京晨报》等传媒专门对此发表评论。

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新郑市改名”或“新郑改名轩辕”,找到的相关网页高达2420多篇。

本报报道刊发的第二天早晨,央视2套《第一时间·马斌读报》节目在屏幕上打出了《郑州日报》的相关报样,并概述了本报的报道后,主持人马斌评论说:新郑改名“轩辕”是否值得呢?这成了最大的争议点。我知道,新郑的历史是有2700年的,如果突然消失,确实很让人不太适应。虽然有一段时间国内也掀起过一股改名潮,有些确实也效果明显,但我还是觉得,就跟咱个人的名字一样,好听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有个好名字就可以拥有一切的,归根结底,名字只是个标志。

4月30日,《北京晨报》发表署名“里工”的评论,认为“地名不是说改就改的”。评论说,按照《郑州日报》报道中有趣的说法,地名是城市的“活招牌”,名字的好坏影响城市的知名度,而提升城市知名度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为城市更名。提高知名度的好处不说也知道,事实上,改名还真有可能赔钱,如果新郑更名轩辕,其改名成本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评论认为,新郑市政府内部对改名一事存有争论,认为改名对促进经济发展用处不大,这认识堪称清醒;而当地学术界人士认为新郑作为轩辕黄帝故里虽然得到广泛认同,但毕竟还有争议,应该审慎处之,这种抛却狭隘地域观念的学术精神更是难得。对此,我们必须抱有敬意!

除了明确表示反对,支持新郑改名“轩辕”的人也很多。在中新网对本报报道进行的网上调查中,江苏网友留言说:“我对这个更名颇感兴趣,更名肯定是有利的,可是当地政府就是在这种犹豫中失去发展的好机会,建议抓紧时间更名。”

4月29日,《澳门月刊》、四川新闻网等传媒发表了署名“叶祝颐”的评论,认为“新郑改名轩辕可讨论,不可仓促决策”。

评论说,把新郑更名“轩辕”的新闻引起了热议,网络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批评随意更改城市地名,折腾历史文化,乱花纳税人的钱,这些质疑都不无道理。提出质疑可以,但应该给予其讨论空间,不能一棍子打死。

评论认为,新郑改名“轩辕”的创意也有可取之处,不失为一条具有经济与文化创意的发展点子。我们对此与其简单表态反对还不如为其提供讨论空间,小心思考求证。如果新郑有关方面真正尊重了民意,理清了城市更名活动的一些具体问题,更名能提升地方形象,吸引投资,增加旅游收入,为当地百姓带来福祉,我看舆论不妨给予理解与宽容。

本报的报道刊发后,“新郑要不要改名”再度成为本地网友的热点话题。网友“风雨石”“看了郑州日报一篇文章”,在大河论坛发帖,“再次呼吁新郑市改名为轩辕市或黄帝市”。数十位郑州读者致电记者,表达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新郑青年网友“华夏之根有熊”认为本报的报道很有价值,他在百度贴吧发帖说:“连CCTV2都报道了新郑和轩辕的关系,还有近百家主流媒体竞相报道了新郑轩辕黄帝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新郑,了解了新郑,大收获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