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漂亮的孩子
最巨大的病痛
干吗不做你自己
自画像
袁世凯的励志诗
郑板桥落入狗肉圈套
清代官员报销难
有尘埃才能传递光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最巨大的病痛

郑海啸

发现人生的短暂及世界的虚无,应该不算是太难的事情。被贬为“臭老九”的元朝文人,苦闷彷徨中经常想到人生的空虚,元散曲中这样的篇什俯拾皆是。如马致远的《秋思》:“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再如马致远的《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上床与鞋履相别”,会让我们想到小沈阳: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前者算是“古典版”。只是如今我们不愿读书,都把小沈阳当“经典”,在“经典”上进行再创作。如“股市版”:“这股市其实可短暂了。眼睛一闭一睁,上午收盘过去了。眼睛再一闭一睁,这下午收盘又过去了。最痛苦的是,眼睛一闭一睁,从2000到6000了,自己是空仓。最最痛苦的是,眼睛一闭一睁,股市从6000到2000了,自己是满仓。”再如“烟花版”:“其实一个春节可短暂了,跟放炮是一样一样地。一亮一灭,一个烟花过去了。一亮不灭,一个大楼过去了。放烟花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是烟花上去了没亮。放烟花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烟花上去了,大楼亮了!”

只是这些“版本”我看了一点也不想笑,反而很想哭。人生真的是这样荒谬吗?人生的目的真的是如此粗鄙而简单:就为了挣钱花钱,如果可以不必挣钱就更幸福?“人这一辈子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了,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钱没了”,其实,把人生和钱的关系结合得如此紧密,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巨大的病痛!

短命的天才作家梁遇春也看到了虚无———

天下事讲来讲去讲到彻底时正同没有讲一样,只有知道讲出来是没有意义的人才会讲那么多话,又讲得那么好。蒙塔涅(法国散文家)、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帕斯卡(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休谟(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说了许多的话,却是全没有结论,也全因为他们心里是雪亮的,晓得万千种话一灯青,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所以他们会那样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天下许多事情都是翻筋斗,未翻之前是这么站着,既翻之后还是这么站着,然而中间却有这么一个筋斗!人生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完成“这么一个筋斗”,而不是像植物人似的“一闭”、“一睁”,看看身边的钱还剩多少。

摘自《检察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