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漂亮的孩子
最巨大的病痛
干吗不做你自己
自画像
袁世凯的励志诗
郑板桥落入狗肉圈套
清代官员报销难
有尘埃才能传递光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干吗不做你自己

曲家瑞

从有记忆开始,我的童年就跟钢琴脱不了关系。

在爸妈的想法里,凡是大家闺秀,就一定得琴棋书画样样都会才行。

因此约摸从我三四岁起就开始学琴(这点从记录我成长的相簿中,各个年纪阶段、穿着小洋装弹琴的相片可以得到证实)。

印象中家里最和谐的场景,就是我们三个女生(我妈、我姐跟我)轮番上阵弹钢琴的画面,这对爸妈来说可是既骄傲又享受的天伦时刻,巴不得哪天我们家也能出个音乐家,好一圆他们的梦。

当时家里为了栽培我们姐妹俩学琴,也不知道去哪里弄来了架直立式钢琴,还是日本货,向亲朋好友四处探听,精挑细选才请到一位钢琴名师来家里教学。

每天放学回家的例行功课就是学琴、练琴,我撑着眼皮,拱起小手,盯着令人眼花缭乱、一行行数不完的豆芽菜,在琴键间反复磨上好几个钟头。常常一不小心就趴着睡在钢琴键上,这时妈妈就会突然出现把我打醒,要知道一个天才的养成是很辛苦的,一点都不能怠慢。

更换过几位老师之后,我在八九岁时,经引荐到一位旅日演奏型的老师家继续苦修。徐钦华老师每年都会为学生举办成果发表会,由30几位学生轮流上场演出。

印象中有一次演出,排在我前面出场的小男生,因为太紧张,竟然演奏到一半就哭了起来,转身跑回后台。紧接着,我拖着及地礼服,一脸尴尬地走向钢琴开始弹奏。我跟其他小朋友一样紧张得要命,手指不停地发抖,慌乱中弹错好几个音,不时吐舌头、眨眼睛,硬着头皮弹完整首曲子,好像也没人发现。

尽管如此,我的音乐生涯渐渐踏上轨道,每天必弹两到三小时,每周必练五六首新曲子,一本本厚重的琴谱,成为我课外唯一的朋友。到了小学四年级,难度极高的莫扎特变奏曲已经难不倒我。

有一天下午,徐老师很正式地来家里拜访,坐在客厅,语带严肃地告诉爸妈:“我观察了一阵子,你们的女儿很特别,非常有天分,应该考虑送去维也纳继续深造。现在是家瑞的最佳状态,我的能力只能把她带到这个阶段,接下去,她需要更好的教育环境。如果你们同意,我愿意协助申请事宜,请放心。”

爸妈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真的,我女儿真的是天才),眉飞色舞地到处跟亲朋好友炫耀:“老师说要把她送去维也纳,是老师提出的喔,我们家瑞可真的是走运啦。”于是,我瞬间得到所有人的宠爱,成为家族的荣耀。

经过几个礼拜的思考,激情终于渐渐冷却下来。爸妈还是舍不得把年纪这么小、纤细瘦弱的我送去遥远的欧洲,不能想像女儿一个人在异乡、无人照应的凄凉画面,况且还不是英语系国家,因而决定忍痛放弃这个天才养成的大好机会。

“放弃去维也纳是一回事,总得给她点奖励吧?”妈妈跟爸爸商量了好半天,决定买一架更好的钢琴给我,予以肯定。

一个月后,一架当时约莫100万新台币的平台大钢琴,被推进我家客厅,从此我顺利晋升为老师年度例行演奏会的压轴。其实自己很清楚,我弹琴的指法准确,节奏感敏锐,确实小有天分,读谱快、狠、准,但实际上却少了些对音乐的感动,这些是模仿不来的。

我的光荣期升上初中就渐渐褪色,沉重的课业压力,让我无力也无心专注练琴,手感跟技巧亦日渐生疏。一直到前往纽约念高中时,爸还问我:“你不是很会弹钢琴吗?要不要继续深造?对,把琴弹好就对了。”于是,他们更积极地把我推向世界顶尖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参加考试。

茱莉亚没有考上,他们又退而求其次让我考曼哈顿音乐学校,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如愿考上了。

正式踏进曼哈顿音乐学校的琴房里,有种莫名的优越感跟荣耀,爸妈更是乐得快飞起来。她考上了,是不是又该给个奖励才对呢?于是,他们决定:“再买一架更好的钢琴。”

面对眼前竖立着我人生中的第三架钢琴,却一点也不开心。爸妈买琴奖励,对我来说反而是莫大压力。

因为,我并不爱弹琴。

高二升高三时,一位老师问我:“将来是否继续进入大学部深造?”我一时反应不过来,自己真的愿意一辈子当个音乐人吗?

相对于钢琴,我一直很清楚自己更爱的是画画,它能让我完全放松、自信地沉浸其中,满足又愉快。于是,我最终选择了画画……

摘自《海外星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