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写作是场“马拉松”
内疚,是人内心的善
孩子们的节日
中原大舞台
《建国大业》再携手
中国式的幽默 文化人的责任
漫画大师丁聪辞世
众人“问诊”《大国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作家周大新:
写作是场“马拉松”
周大新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丁友明 图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小小说写作、读者阅读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更能走进大众,最能贴近百姓生活。”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中国郑州·金麻雀小小说节上,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郑州的《百花园》、《小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行量一度达到30万册,这是非常可观的。

获得“茅盾文学奖”是每个作家梦寐以求的“好事”,对于从南阳走出去的周大新而言,创作并不以获奖为目标,获奖后的生活也没什么改变。

“我的主要工作还是写作,每天4小时。”周大新笑言,写作顺利时很高兴,吃饭也多;不顺利时很痛苦,容易跟家人生气,出去走走,再回来写。“写作就是一场没有重点的马拉松比赛,大家都在跑,都想写出更好的、能传世的作品。没有人说自己就已经达到顶点了——很多人就是累死在这条路上。”周大新表示,虽然中国作家相对于国外作家生活更有“保障”,但无形的精神压力很大。

周大新透露,自己刚写完一个军事题材的小说,预计今年7月与读者见面。“我当过三四十年兵,这方面的生活积累多,还是喜欢写这方面的题材,但是不知道读者是否买账。”周大新谦虚地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学自然要关注社会变迁,但从农村出来的作家写城市生活有点力不从心。“现在河南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作家,像邵丽、戴来、乔叶等等,还有80后作家,他们写城市生活更有优势。相信我们河南今后会出现这方面的优秀作品。”

对郭敬明这样的80后作家,新作印数都在百万册,周大新大方“承认”:“我们这代人没有哪个作家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我们‘失落’的地方,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长处。”随即周大新也笑言,图书市场商业操作因素很大,80后书写年轻人的生活,观念、语言、叙事方法等都与年轻人更接近,“现在毫不犹豫买书的主要是年轻人,中年人要养家,拿出30元买书就要犹豫,年轻人不犹豫,因为家里养着他。”

周大新所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湖光山色》的同名电影已在河南淅川正式开机,26日,周大新又给记者带来一个好消息:今年8月,电视剧版《湖光山色》也将在他的家乡南阳正式开机。

“现在文学阅读减少,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可以走近更多人,并吸引人们对原著产生兴趣。”周大新表示,电视要面向最广大的群众,电影会“精英”一点,虽然影视剧作品更多的是选择小说的故事情节,精神内涵上的东西很难表现,但总体上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不是件坏事,毕竟对小说的传播、对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有着积极作用。

采访周大新时,他总是面带微笑,轻言细语,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尽管头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光环,在记者面前的周大新,依然是个生活朴素、奔跑在文学马拉松道路上的南阳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