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姜昆搞笑陷阱
温总理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
陈凯歌一家的“行楷颜柳”
人生至言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
提拔没功劳的人
人与疫病的博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姜昆搞笑陷阱

2008年1月18日,姜昆应邀参加在天津市塘沽区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他前面表演的是大型魔术《百鸟朝凤》。

数十只色彩各异、种类不同的鸟,被魔术师神奇地变到舞台上,然后,又在魔术师的指挥下,飞回笼子里。魔术师表演结束,获得满堂掌声。

谁也没想到,魔术师变出来的一只鹦鹉,无组织无纪律,不听指挥,在舞台上飞来飞去,工作人员怎么也抓不到它。观众随着这只鹦鹉的飞起飞落,一阵阵地嬉笑、喧哗。

怎么办呢?演出不能冷场啊。主持人心想,可能一报幕就能安静下来,便上台说:“下面由刚刚荣获2007年度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500艺人公众满意度排名榜第一名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和他的搭档戴志诚为大家表演相声。”

这时,姜昆和戴志诚想,舞台上人一多,鹦鹉也许就下去了。所以,还没等报幕员下场,他们便快步迎着观众的掌声走到舞台当中。这只鹦鹉就像要和姜昆争夺舞台一样,不但不往后台去,反倒伴着观众的掌声在舞台上空盘旋起来。没办法,报幕员只能接着报:“他们今天表演的节目是《乐在其中》。”

姜昆见不少观众的目光依然追随着舞台上的鹦鹉,不慌不忙地看着这位台上的“不速之客”,接着报幕员的话说:“今天真是‘乐在其中’,您听听它还‘呱呱’叫呢!”

姜昆的这个“现挂”,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台下一片笑声。他接着找鹦鹉,说:“哪去了?那只鹦鹉哪去了?今天,我特别高兴,有幸还能和鹦鹉同台演出。”台下又是一片掌声。

“捧哏”的戴志诚马上接过话茬儿,说:“刚才,报幕员报错了,这个节目应该是三人相声,除我们俩外,还有一个鹦鹉呢。”

说来也怪,这只鹦鹉可能“自感羞愧”,在台下掌声和笑声中向后台飞去,姜、戴二人也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乐在其中》的表演。

还有一次,恐怕是任何相声演员都难以碰到,且令人谈虎色变的事情。2006年,“立白杯”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获奖演员、颁奖嘉宾等各路名角纷纷到场,观众也是座无虚席,现场相当火暴。姜昆应邀担任这台晚会的主持人。

导演独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魔术小品,就是由戴志诚、赵亮和两个魔术演员共同排演的一个“大变活人”。魔术师在“铺平垫稳”交代清楚之后,便把人一个一个地变走,前面很顺利,三个人都被“变”走。舞台上就剩一个戴志诚。按照节目的安排,姜昆走上台来问小戴:“哎,那三个人儿都上哪去了?”小戴回答:“都变走了。”

“不可能,那么大的人能一下子变没了?”

“这有什么,我也能变走。”

“你这是吹牛,我看你怎么变走。”

“不信您瞧着!”

姜昆一扭脸,小戴真的不见了。姜昆四处寻找说:“小戴哪儿去了?”然后对观众说:“您看,好好的四个大活人都哪儿去了呢?”演到这儿,魔术节目结束,姜昆继续主持下面的节目。

导演只是按照上面的要求,向姜昆作了交代,并没向姜昆说明魔术机关,事前也没有排练。

在演出现场,当小戴“变”走以后,姜昆还站在台子上,他真不知道小戴是怎么“变”走的,也不知道台子的后半截是用布绷的。

“哎,小戴呢?小戴哪去了?”他虚张声势地正喊着找小戴时,往后一退步,“咣当”一声,姜昆从台子上摔到下面的夹层里,砸到刚刚下去、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戴志诚身上。

这可把姜昆摔惨了,他仍没忘了演出,一只手还紧紧握着话筒。戴志诚的反应是:“坏了,这节目演砸了,整个穿帮了,这底下没法进行。”

观众不明白这是失误还是节目的安排,可舞台上的导演和工作人员知道啊,他们吓得都喊出了声,既担心摔伤姜昆,又担心节目没法收场。

让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是,姜昆没有顾及已被摔伤的胳膊,脸上也没有疼痛的苦相,而是从夹层中现出惊喜的笑脸,冲着观众喊了一声:“原来,他们在这儿呢。”

台下的观众炸了锅似的大笑。太真实啦!他们看见姜昆露出来的半个脑袋和一个话筒,还以为这个节目就是这样结束的。

姜昆的一个临场“现挂”,化解了一次舞台事故,赢得满堂彩。然后,他若无其事地站起来,接着说:“他们还想骗我?我是谁呀!对吧?”台下又是一片掌声。

他报完幕后走到后台,一个劲儿地捂着胳膊在咧嘴。大家都关心地围上来。这时,姜昆还“砸挂”呢:“导演,我这可是工伤啊。”有的演员是眼里含着泪花在笑。

他还说呢:“说相声在台上还能受‘工伤’,还让别人给折腾到陷阱里去了。我在台上摔伤了还得乐,太难过啦!”

摘自《不用偷着乐》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