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姜昆搞笑陷阱
温总理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
陈凯歌一家的“行楷颜柳”
人生至言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
提拔没功劳的人
人与疫病的博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温总理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

担任总理职务半年后,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讲了一直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

第一件事,1993年7月4日,我到山西省吕梁山区临县的一个村里去考察。那天下着大雨,到了一所小学。那是一个非常简陋的窑洞,只有十多套破旧的桌椅,五个年级的同学混班上课,学生面朝里,光线很暗。这幕情景我一直不能忘怀。我有几年没去临县了,不知这个窑洞学校还在吗?那里的孩子现在上学条件怎么样?我放心不下。  

第二件事,1995年6月11日,我到甘肃省靖远县,那是一个贫困县。我走到一户农家,主妇双目失明,丈夫是个痴呆人。她身边有个六七岁的女孩儿,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位主妇拉着我哭个不停。我问她有什么困难,她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学,上希望小学。我瞎了一辈子,就希望孩子能上学,不当睁眼瞎。”她看不见这个世界,但对社会的进步很有眼光。她希望下一代能够上学,就是希望摆脱长期的贫困、愚昧、落后。

第三件事,2002年陕西秦岭发大水,6月25日我赶到佛坪县的沙坝村,那里灾情很重,连整个县城都被淹没了,唯独学校还有朗朗的读书声。这是灾后那里唯一幸存的学校,老师在带着孩子们上课。有的孩子已成了孤儿,他们的父母在水灾中遇难了。我到教室看望师生,领着孩子们大声朗读了黑板上写着的几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要克服重重困难,为重建我的家园而努力。”

有了“穷人经济学”的言说,便有了免除农业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行动;有了“穷人教育学”的理念,便有了对教育产业化的纠偏。具体措施不一而足,成效也有待检验,但那些“故事”浮出水面,甚至开始被社会主流频繁讲述,毕竟是不争的事实。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