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2月3日 由本报与市公用事业局、市电信局联合举办的春节“春暖万家热线服务活动”启动。活动历时月余,产生很大影响。
5月12日 今起开辟《天南海北河南人》栏目,刊载身处异乡的优秀中州儿女通讯数十篇,反响巨大。
5月14日 人民日报报道由本报稿件《上大学的儿子冲厕所》引起的社会讨论。该稿原发于本报2月3日,之后被上海某文摘转载。
5月30日 一版报道本报勇斗劫匪的英雄群体和个人。5月29日,一歹徒尾随本报职工抢包逃跑,职工胡玫上前拦截,歹徒用铁锤将其击伤。后歹徒被擒获。消息见报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先后作了报道或转载,新华社播发通稿。
6月29日 一版报道本报首批4名记者开始“沿新亚欧大陆桥大型采访活动”。此次活动是本报较为大型的采访活动之一。
10月17日 本报被评为省一级报纸。
1997年
1月27日 “97春暖万家热线服务活动”拉开序幕。28日,新华社播发由本报记者王伟与新华社记者合写的此次活动通讯稿。
3月29日 央视《东方时空》播发专题片《呼唤“李先生”》,并称这是郑州晚报去年追访“李先生”的连续报道。
4月14日 一版刊载本报记者张利民、高爱玲合写的“治理西流湖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市政府拨200万专款治污。
7月9日 本报记者叩访母亲河,“黄河下游”采访组出征。
11月13日 市委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一版配发评论员文章《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并从11月20日起,发表六篇评论员文章。这是本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战线的重大事件,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