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2版:创刊6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扶正祛邪 铁肩勇担社会道义
历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扶正祛邪 铁肩勇担社会道义

《瞭望塔》,是1981年《郑州晚报》复刊后创办的一个舆论监督栏目,成为省会媒体的“品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1988年1月6日,本报对郑州火车站脏、乱、黑等现象作了报道,由此,一场持续近一年时间的大规模治理活动拉开了帷幕。连续报道先后获得省市领导的多次批示。半年后,新华社内参刊发了《火车站地区综合治理脏乱黑初见成效》一文,对半年来综合治理工作组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火车站地区综合治理事件被市民评选为当年郑州的“十件大事”之一。

舆论监督:用好城市“美容刀”

本报记者 安群英

“郑州高楼林立,道路宽阔,花草飘香,城市文明,人文和谐。”走到社区小巷,总能听到市民对美好家园的夸赞,每次采访国内外的朋友,他们对郑州城市的巨变也不吝赞美。

做好舆论监督,打好创建文明城市报道的主动仗,党报的舆论监督报道,就像一把城市文明的美容刀,一刀刀剥去姣好面容上的黑斑。

在郑州市创建卫生城市的第一次行动中,本报在郑州新闻版开辟专栏,与省市媒体联动,开展了评选郑州差街道活动,让城市的积水街道、扬尘街道、垃圾街道、黑灯街道等暴露在市民和管理者面前。本报还邀请市政部门、道路管理专家和市民群众,对差街道形成的原因、城市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报道,为建立城市道路的长效管理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继评选城市差街道之后,本报再次主动出击,开展规模更大的市民评公交活动,发动乘客给公交服务挑刺,对公交运行中存在的野蛮行车、不文明行车等现象进行监督报道,由市民评选出十条最满意的公交线路,十条最差公交线路。活动得到市民的积极参与,活动开展两个多月,收到评选短信和建议一万多条,信件一万多封。公交公司也主动参与其中,逐条调查核实报道情况,及时整改。而评选过程也让市民接受教育,自觉参与到做一名合格乘客的行动中。

去年,郑州创建文明城市进入了冲刺阶段,而另一个战役也在本报同时打响。本报先后组织记者采写了《透视城市入市口脏乱差》等系列报道,通过大篇幅报道,查找问题,督促有关部分及时整改。

卫大叔逛绿城专栏,是本报为创建文明城市推出的一个专栏,也是新闻报道的一次创新。

卫大叔是本报虚拟的一位为了热爱郑州、建设郑州,为了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不遗余力的热心市民,他头戴鸭舌帽、身披创建衣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社区楼院,看见文明事赞美表扬,发现不文明事现场批评。专栏先后发稿件40余篇,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面镜子。

找出缺点,才能进步。批评,缘于心中更深的热爱。如今,郑州市的每一位市民正在享受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实惠,而郑州日报为创建文明城市打响的新闻战役,都记录在一篇篇新闻报道中。

燕蓉园殴打顾客事件报道始末

本报记者 王见宾

上世纪90年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向钱看、金钱至上等观念开始侵蚀着传统的道德根基。燕蓉园作为省会高档饭店中的“特级店”,在顾客盈门的同时,开始暴露出其自身的种种弊端。燕蓉园事件即是其突出的表征。

1993年10月23日夜,本报记者张利民接到电话,总编室负责人气愤地说,今晚,“燕蓉园”发生了一起殴打顾客的严重事件——

当天,郑大教师程爱学和两位同学携一名儿童在此用餐,原本61元的餐费,先是被收105元,在争执之后降到65元,多收4元的解释是每人要多付1元“茶钱”,即使不喝也得照付。程爱学以前曾在此用过餐,知道服务员屡屡算错账,他坚持要讨个说法。

这一下子惹恼了对方,先是几个自称经理的人出来起哄赶他走,继而老板张学勤在几个大汉簇拥下露面,口吐脏字,拳脚相加,“修理”几位手无寸铁的食客。自恃有背景的张学勤甚至恶人先告状,报案称有外地顾客闹事。

听完叙述,张利民脑海中马上闪过一年前采写、在《瞭望塔》上刊发的一篇报道。1991年9月7日深夜。顾客小韩和小兰在粤香园就餐,仅仅因为上错菜拌了几句嘴,就被八九个餐馆人员追打,从市青少年宫一直打到市政府大门外……

巧合的是,这两桩案件的事主都是同一人——老板张学勤。

为什么事业蒸蒸日上,信誉和口碑却在不断下降?事发第二天,张利民见到了几位受害者及其家属,看到他们悲愤的表情,他脑海中再度浮现出这个疑问。然而面临的压力也是相当沉重的,对方财大气粗,还有看不见的后台为他撑腰,这个对手需要新闻媒体和整个社会合力对付。

10月29日,首度发表《燕蓉园食府曝丑闻:经理张某唆使人员对顾客施暴》,打响了新闻第一“腔”。

“燕蓉园为什么敢这样干?这回报纸一登,就会有人来管了!”燕蓉园殴打顾客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各种表示愤慨和声援的电话接踵而至,报社专门安排两名工作人员接听热线。河南大学的一位教授还发来了百字电报,声援记者勇于揭丑的正义之举。一位老干部在给报社来信的信封上用大字写着“向记者张利民致敬”!

与其一起到来的还有种杂音:“如果再登这一新闻,要小心点,不客气!”报道刊发后,郑州晚报群工部和总编室开始接到恐吓电话,有人甚至张狂地将恐吓信贴在记者家门口。

当然,更有一种声音,为荡涤这些嚣张气焰起到了关键作用:稿子见报当天下午,市委书记张德广看后,当即批示:“如此恶劣粗野,应严查重处。连续报道处理结果,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的良好环境。”

没有被嚣张气焰吓倒。相反,越战越勇的郑报人对此投入了更大的激情,老报人亲自捉笔审编稿件,印刷厂的师傅们加班加点随时发排,总编辑康群不仅动笔写出事件的动态消息,还在一版撰写了评论《哈,哈,恐吓电话》——在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合围态势下,燕蓉园事件不断取得新进展:10月31日下午,在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召集的“燕蓉园事件”情况汇报会上传出消息,参与殴打顾客的两个主要凶手——张的司机及其妻兄已被公安机关抓获。

11月2日,由二七区政法委、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及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进驻“燕蓉园食府”后,这个不可一世的特级店正式停业全面整顿。

从10月29日至11月14日,短短半个多月时间里,就燕蓉园事件,《郑州晚报》以消息、图片、短评、读者来信等形式连续发稿19篇共1万余字,彻底荡涤了燕蓉园老板自恃财大气粗、自认黑道白道“通吃”的嚣张气焰。

此后,燕蓉园负责人张学勤两度写出“致歉书”,向广大市民检讨致歉。

引领时代的大讨论

1949年7月1日,《郑州日报》诞生。60年来,这份报纸起死回生,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却始终没有背弃作为媒体的职责:党和人民的喉舌。轻轻翻过60年来那一张张泛着墨香、被时光浸黄的纸页,记载着的,却是对大众寄予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1.1950年,“打破生小孩污宅神的迷信”大讨论

1950年7月27日,读者季冠清来信,要求废止房东不允许房客在其家生孩子的陋习。三版辟出专栏,展开“打破生小孩污宅神的迷信”大讨论。到10月15日止,共收到讨论稿177稿,发表60多篇。不少读者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这一陋习对妇女、婴儿健康的危害,甚至有的因此丧命,有的房东用自己允许房客生孩子的经历,说明并无“宅神”。当时各街道、车间都有读报组,这个讨论成为这一时期读报的中心,影响很大。10月19日,市政府发出布告,对所谓生小孩污“宅神”的陋习予以取缔。

2.1964~1965年,“以衣帽取人是什么思想”大讨论

1964年10月27日,本报发表了两封读者来信,内容是对马豫兴饭店、大兴菜社对待农民顾客错误态度的反映和揭露,立即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纷纷来信表明自己的看法。

这次讨论历时3个月,共收到1350多件来稿。全市商业服务行业的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了此次讨论,他们一方面给报社来稿,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一方面在行业内广泛开展座谈讨论,自查反省。还有不少工人、干部、解放军官兵、教师及医务工作者等都热情来稿,阐述自己的观点。

报纸讨论结束后,本报还根据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和广大读者的意见,分别写出了《反对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为熟人服务还是为人民服务》等四篇总结稿件,使这次讨论形成了一次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思想大洗礼”。

3.1984年,“为人民服务”大讨论

1984年4月20日,本报一版头条刊发评论《毋忘省会的光荣职责——谈为人民服务》系列报道,拉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讨论的序幕,到6月26日,本报陆续发表评论9篇,谈为人民服务。6月29日起,在二版开辟专栏,每期一个专题,讨论在为人民服务中应弄清楚的若干问题。这场大讨论一直持续到年底,促进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推动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郑州晚报》有关“为人民服务大讨论”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及河南日报都先后对这项活动进行了报道。

4.1995年,“郑州人应具有怎样的素质”

1995年7月,根据市委动员全市人民开展“增强城市意识,提高文明水平”活动,本报特辟专栏,讨论怎样提高城市意识、郑州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专栏开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时任省委书记李长春看到报纸后作出批示:“这个命题提得好。如何提高我省的人口素质,是我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又是难度较大的任务,望郑州市带个头,坚持抓下去,抓出成效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德广批示说:“提高城市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管理一刻不能松,坚持不懈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城市建设管理上的三大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唤万应的喉舌。”马克思的说法成为人民的喉舌显然是他对新闻记者的期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利益是分离的,所以,报刊应当成为“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而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新闻记者理应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正如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所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迈过历史年轮的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作为新闻工作者,又将承担起新的使命。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整理提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