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节能检查组登封调研
餐饮业税收逆势上扬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嵩山六次沧桑变
登封教师结构大调整
规模养殖 惠民富民
社区群众有难
警民慷慨解囊
“三驾”并进 化危为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嵩山六次沧桑变

程胜利

嵩山地区在距今约30亿年的时候,已经有了小块的陆壳存在,地质工作者称这一片陆地叫陆核,它的具体位置可能在嵩山以西不远处。而这时嵩山地区应该是一片汪洋。

大约在距今27亿年时,由于地壳拉伸,在那块陆核东部边缘的海洋中产生了一个南北向裂谷。裂谷中发生了多次的火山喷发,初期是基性岩浆的海底火山溢流,中期喷发活动逐渐强烈,岩浆逐渐向酸性转化,后期火山活动基本停止,裂谷中的沉积物以海相陆源碎屑岩为主。这些喷出岩和沉积岩,共同组成了登封岩群。到了距今25亿年时,发生了嵩阳运动。嵩阳运动使嵩山及其周边地区第一次成为陆地并遭受了较长时期的风化剥蚀。大约在距今21~18亿年时,原来已经闭合的裂谷,再次开裂,形成了一个新的海槽。这个海槽比早先的裂谷范围小,位置也稍微向东偏移了一些,仍然是近南北向的,嵩山地区第二次成为海洋。在这个海槽里,沉积了从陆地上搬运来的大量物质,这些沉积岩就是现在嵩山的主体。

在距今18亿年左右,嵩山地区发生了中岳运动,使海槽迅速闭合,嵩山地区第二次成为陆地。这次运动使已经形成的所有岩层再次受到改造,发生了比嵩阳运动更为强烈的褶皱和变形,但变质程度普遍不高。这次运动使华北各陆块拼合在一起,形成了华北统一古陆块。嵩山地区的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陆地与海洋的边界不再是南北向,而变成了东西向,嵩山地区由原来位于嵩山古陆核的东部边缘,变成了华北陆块南部的一部分。

距今18~16亿年时,嵩山地区产生了一些东西向张裂带,嵩山的石秤、白家寨等地沿张裂带侵入了一系列花岗岩体和辉绿岩墙。这次岩浆活动是嵩山地区的最后一次岩浆侵入。

中岳运动之后,嵩山地区又经历了长时间的剥蚀。嵩山的第二次陆地状态保持了7亿年,缺少沉积,只在嵩山西部的兵马沟一带有河流相沉积。

距今11亿年时,嵩山地区开始沉降,在华北陆块之前形成了一个盆地,叫前陆盆地,嵩山地区第三次被水淹没。这次沉降大大超出了以前的范围,但沉降很不平衡,且一直在时升时降的振荡中。前陆盆地的沉积中心在嵩山西北佛光——少林寺一带,沉积了五佛山群。

距今8亿年时,少林运动开始启动,少林运动是一次以垂直升降作用为主要的造陆运动,嵩山地区又一次抬升,第三次成陆,受到风化剥蚀。各处抬升的速度和幅度不一样,盆地南部比北部抬升较快,幅度相对较大,在抬升过程中,岩层向北倾斜的角度加大,尚未完全固结或刚刚固结成岩的五佛山群岩层内部重力失衡,岩内部软弱层发生破裂,并自南向北滑动,形成了嵩山地区独具特色的重力滑动构造。滑动留下的大量遗迹,为世界所罕见。

距今6.1亿年左右,全球气候变冷,嵩山地区也发生了冰川活动,属于大陆冰川。遗留下的冰川堆积物,是一种泥砾混杂的特殊沉积物,称罗圈组。

经受了少林运动以来2.57亿年的风化剥蚀,嵩山一带乃至华北古陆几乎被夷为平地。距今5.43亿年时,来自南方的海水慢慢向北推进,揭开了地质史上新的一页——古生代。古生代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古老的有硬壳的生物繁盛并大量保存为化石的时代。海水从东南到西南两个方向向华北古陆推进,淹没了嵩山地区,嵩山第四次成为海洋。因为海水浅而海面开阔,从地质学角度称为“陆表海”,从地理学角度称其为“华北海”。华北海里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大气圈里含氧量增加,海水里三叶虫、腕足、腹足、软舌螺、藻类等各种门类的生物大量繁殖,是嵩山地区动物最繁盛的时期,保存的化石很多,特别是三叶虫。虽然隔三差五也会遭受到强风暴的袭击,但并未影响祥和的大环境。这种兴盛的局面保持了5000多万年。到距今4.9亿年的寒武纪末,海水全部离开了嵩山地区,这里第四次成为陆地,属于熊耳古陆的一部分。嵩山地区的地形,也由寒武纪开始时的北高南低,变为南高北低了。

距今4.55亿年的中奥陶纪末,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华北海的海水向东北方向陆续退走,华北大部分地区上升成为陆地,嵩山地区第五次成陆。这一陆地环境保持了1.35亿年,缺失了上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系的沉积,连刚刚沉积的马家沟灰岩也多数被剥蚀,在嵩山只剩下了90余米的厚度。剥蚀面上形成了红土风化壳和岩溶地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