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漫画:小学生监考
“山寨官员”比“股东官员”更可怕
文化产业的振兴应注重市场导向
发挥职能优势 增强工会的凝聚力
优化纳税服务 构建和谐地税
生态型城区建设的路径和启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生态型城区建设的路径和启示

张俊峰

生态型城区建设是个新课题,要结合当地实际,依托资源优势、挖掘内在潜力,科学规划、大胆探索,走出自主特色的生态型城区建设之路。近年来,惠济区致力于建设“一区(最佳人居环境区)、两中心(会议中心、休闲中心)、三个产业(现代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在建设生态型城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惠济区生态型城区建设的基本成效

惠济区生态型城区建设经过了学习探索、雏形已显、成效初现几个阶段,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黄变绿,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走过惠济土满身,是前些年惠济区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经过几年努力,惠济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2%以上,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和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区,生态价值估算达40多亿元,成为郑州市民公认的后花园。

(二)农变工,生态经济蓬勃发展。惠济区围绕三全食品、思念食品、毛庄绿园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起了7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3万头奶(肉)牛养殖基地,1万亩高效观光农业基地、1.8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和1.3万亩国家级鲤鱼良种基地。目前,全区农业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36%,农民就业率达38%,集现代农业区、高新产业区和休闲旅游区为一体的生态型城区基本成型。

(三)脏变净,人居环境整洁优美。惠济区初步完成了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一是人居环境大为改观。二是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三是文明建设大为提升。

二、惠济区生态型城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惠济区生态型城区建设既坚持科学规划,又注重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具体做法主要体现为“四个不”:

(一)规划先行不走样。围绕“一区、两中心、三个产业”和生态经济强区的发展定位,一是以整体规划为主导,聘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编制了郑州市北部组团概念性整体规划。二是以专项规划为指导,聘请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河南省规划设计院等国内知名规划专家,编制完成了经济发展、城市建管、园林绿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五个方面的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型城区建设的具体实施重点。三是坚持对规划不断完善,在实施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适时修编中精雕细琢。规划完善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分类实施不打折。惠济区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造林10万余亩600多万株,打造“三园、四带、五绿”的生态景观。一是建成邙山生态园、黄河生态园、黄河大观生态园三大生态精品工程。二是构建黄河防护林、防浪林、索须河、贾鲁河四大林带。三是实施道路、庭院、村庄、园林、绿化工程。对荒山、荒坡、荒地、荒沟等地,实行见缝插绿、见荒补绿,做到不留空闲、不留死角。

(三)确立支撑不放松。惠济区多年来坚持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牢牢抓住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不放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一是靠生态农业支撑。依托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辐射带动,三全食品、思念食品构建起生态农业框架,“东部养牛、西部种花、中部无公害蔬菜、北部高效观光农业”成为农业产业化基地。二是靠生态工业支撑。三是靠现代服务业支撑。依托沿黄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城市近郊游,着力发展乡村游、深度开发文化景点游、系列开发黄河近水游等旅游项目,形成了“古汉文化看惠济、黄河风情游惠济、休闲度假在惠济”的旅游发展格局。

(四)以人为本不动摇。惠济区把人作为生态型城区建设的决定因素,作为生态型城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着眼于安居。二是着力于便捷。三是着意于教化。投资近千万建成了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每个镇(街道)、村(社区)都建立了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90%以上的村都建有农村书屋。

三、惠济区生态型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生态型城区建设是一个目标明确、探索创新的过程,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其本质是生态性,内涵是环保型,体象是审美型。我认为,建设生态型城区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是根本。生态型城区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群众共享生态文明的发展成果。惠济区在推进生态型城区建设中,以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出发点,开展植树造林、园林绿化和生态水系治理;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宗旨,改造城中村、建设新农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生态产业建设为支撑,办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工业园区,增加就业,促进增收;以高新产业发展为取向,带动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群众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建设生态,在发展中享受生态。实践证明,以生态收益促进经济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科学制定规划是前提。城区的生态化首先是规划的生态化。惠济区坚持以整体规划为引领,以经济发展规划为构架,以专项规划为示范,以城市规划和建设为蓝本,融生态功能于生态经济效益之中,把生态理念贯穿于城区规划建设发展全过程,把广泛论证与积极探索相结合,把大胆创新与不断完善提高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融汇,在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生态型城区建设的自主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三)发展生态经济是支撑。惠济区以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龙头,拉长第一产业链条,提高农民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成为支持发展生态经济的主力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清洁、高效、低耗、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改善了城区面貌,繁荣了区域经济,让市民成为生态经济的坚定支持者,使生态型城区发展充满了内在动力。实践证明,产业是生态型城区发展的经济支撑,建设生态型城区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之路。

(四)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是关键。惠济区在加快生态型城区硬件建设的过程中,曾一度出现文化建设、文明普及滞后,花坛中间飘垃圾,白粉壁上涂污渍。区委区政府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认真组织学习上级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从营造氛围入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教育入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教育和引导最终化为思想上的自觉、行动上的自律和经济效果的激励,把创建生态型城区的自觉意识转化成了生态型城区建设的软动力,说明惠济区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是比较成功的。

(作者为郑州市惠济区委书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