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此内退
登封农民发明“大跃进”背后的尴尬
杭州车改 是“风向标”还是“墙头草”?
谁掌管着公众科学食碘盐的钥匙
地方GDP虚高
亟待追究法律责任
80%捐赠
流入政府专户的担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杭州车改 是“风向标”还是“墙头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向以东方休闲之都自居的杭州最近颇不宁静,不宁静的“作孽者”似乎都是车惹的“祸”:连续两个月来,因为那个可恶的“70码”,两条鲜活的人命消失了。而8月12日来自重庆晚报的报道却不单单是车惹的“祸”——

3个月前,杭州进行了公务用车改革:取消专车,改为发放相应车贴,节约归己,超支不补。眼下,该市又准备在局级领导干部中探索一个车改新模式——“包干用车”,即本人不领车贴,所有公务用车由公车服务中心提供。

经常关注时政新闻的读者对3个月之前的这条新闻并不陌生,当时还都认为杭州引领全国公务车改革之先。而短短的“百日维新”车改还真有那么一点效果呢!据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车改办主任何新根介绍,3个月来,首批21家试点机关单位用车补贴比车改前公车开支下降了32%。

开支下降32%,却要走回头路,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有网友调侃说难道“70码”真的成了一句咒语,领导也不敢走路过斑马线,怕被“70码”了?所以宁可少拿一些钱,还是坐公车安全些,可以一出家门就上车,用不着在离斑马线十来米的地方等出租车。戏说归戏说,车改回潮和复辟的真实原因如相关报道所披露,某局长“抱怨”说打车不方便,等半天等不来出租车,耽误工作,云云。其实,我费了半天劲儿把自己“换位”为官员,觉得原因还不仅仅这些,他们肯定是反复权衡利弊才“官员上访”,强烈要求回归坐公车的。

尽管我们无法获知杭州车改为什么从“风向标”转为“墙头草”的所有真正原因,但官员们说“拨乱反正”就“拨乱反正”了,这你就不能不服!“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重温这句非常熟悉的伟人语录,我辈深深地感到,伟人的话就是伟人的话,也如朱自清笔下抱怨的那样“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上述所表,不全是牢骚。为了寻找正确的答案,笔者求教于网友跟帖。你别说,网友的眼睛还真的是雪亮的。众人皆曰:车改的最后结果就是,车贴照拿,公车照用!倘如此,这牢骚不发白不发,呵呵,也怕发了也白发呐!

党贺喜

杭州车改 是“风向标”还是“墙头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