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此内退
登封农民发明“大跃进”背后的尴尬
杭州车改 是“风向标”还是“墙头草”?
谁掌管着公众科学食碘盐的钥匙
地方GDP虚高
亟待追究法律责任
80%捐赠
流入政府专户的担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谁掌管着公众科学食碘盐的钥匙

有消息称:2009年5月,一项“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由卫生部牵头,在浙江、辽宁、福建、上海四省市低调展开。部分省市甲状腺疾病频发,有医学界人士认为碘过量是重要因素。原本预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反而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

全民加碘的政策始于1994年,当年国家颁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规定:除了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和河南八个高碘省市,可不需强制推行加碘盐,其余省市食用盐均强制加碘。但实际上,一些地方盐业公司为追求利润,高碘地区也一律在销售碘盐,导致非碘盐在市场基本找不到。对于这种“过分强制”,有关监管者并没有及时纠正。

更粗放的地方是:15年过去了,人们通过海产品等饮食已实现了多样性补充碘,但整齐划一的强制补碘政策并没有及时调整。大批很可能已经不缺碘的公众,继续从碘盐中食用过多的碘。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惊人的 220微克~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有医生粗略估计称:“在全民补碘的大运动背景下,5亿碘充足人口的健康被完全忽视了。”

当下,公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度非常强烈。大家已经不能容忍把自己科学、安全食用碘盐的钥匙,交给不甚讲究科学的监管机构,更不能容忍把这把钥匙交给追逐利润的盐业公司。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强服务工作,对食用碘的添加量进行指导,对不同城市的平均居民碘营养状况进行普查并公开披露;对盐业企业生产碘盐的含碘量精密监督,并强化在市场上明确含碘盐与不含碘盐的同时销售,等等。民众健康无小事。在公众已经起身质疑“全民加碘”在操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时候,政府不能模棱两可,态度不明,而应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回应。 诗 成

谁掌管着公众科学食碘盐的钥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