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 风 上一版3
《复活夜》
古代人年龄的代称
背 河 人
谁来填补大师的空缺
鹰之死
秋韵(国画)
云卷云舒(摄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古代人年龄的代称

冯忠方

古代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这种称谓形象而含蓄,深邃而雅致。

总角之年 是童年时代的代称。《诗经》里写道:“总角 兮。”角,小髻,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

豆蔻之年 是十三四岁女孩的代称。唐代文学家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句。用豆蔻比喻处女。

及笄之年 是十五岁女孩的代称。笄,古代盘头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梳起,表示已到出嫁年龄。

破瓜之年 是十六岁女子的代称。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

弱冠之年 是二十岁男孩的代称。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须行冠礼,表示已进入成年。二十岁的女子则称为“桃李年华”。

而立之年 是三十岁人的代称。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能够独当一面,坚守自己志向。

不惑之年 是四十岁人的代称。《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智慧成熟,因明白事理而不被迷惑。

知命之年 是五十岁人的代称。《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指明白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包括生命本身。

花甲之年 是六十岁人的代称。这来源我国阴历天干、地支六十而一转的计算法。六十岁也可称“耳顺”、“杖乡”(还乡之年)。

古稀之年 是七十岁人的代称。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之年 是八九十岁老人的代称。《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

期颐之年 是百岁老人的代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