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永远未完成
诚实的分贝
也许很慢,但很美
风雨百合花
蔡锷智斗袁世凯
唐朝作家是怎样赚钱的
周恩来优待陈洁如
我国56个民族是如何确认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蔡锷智斗袁世凯

民国初年,袁世凯调蔡锷进京。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蔡锷奉调入京,被袁世凯夺去兵权,软禁起来。但此说并不一定准确。蔡虽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却有着锐利的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他未必没有看透袁所欲建立的只是为个人争权夺位的军队而非为国家御侮的武力,但是他很想将计就计,借袁世凯之手构筑现代化的国防。

但北洋将领们不答应,即使袁世凯动用行政手段强行安置,同僚、部属如果不配合蔡锷的工作,处处设置障碍,指东打西,不仅蔡锷难以发挥效能做出成绩,甚至有可能给军界制造混乱,反而不美。尽管如此,袁世凯还是给了蔡锷这个非北洋系的南方军人很大的荣宠,加昭威将军衔(昭威将军是“威”字号将军中排第一位的,足见蔡锷在将军府的地位),入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军委),表现出对他相当的赏识和信任。如果是软禁,袁世凯用不着把蔡锷吸收进核心的军事指挥机构。显然,袁蔡关系并非一般描述中的那种强势对弱势的关系。

1915年的袁世凯,权力虽已登峰造极,但还是有危机感。他深知,在共和体制下,政党政治是大势所趋,自己这个军权人物势必只是一个过渡。所以,袁氏集团决定做一次危险的尝试,在推翻帝制仅四年后再恢复帝制,企图用世袭制永保自己稳坐江山。

袁世凯在留意各方的态度,其中当然也包括蔡锷。此时蔡锷有三种选择:一、反对;二、保留意见;三、赞成。第一种几乎可以不论,已有大计的蔡锷当然不可能在北京就把反袁挂在嘴上。第二种理论上成立,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对方要看的不只是态度,更是动机,保留意见就等于是反对,所以不能虚与委蛇。就在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的筹安会成立不久后,蔡锷在将军府领衔签名拥护帝制。

袁世凯是个精明人,他不会轻信蔡锷的作秀,蔡锷当然也深知这一点。袁世凯在小心地捕捉和判别蔡锷放出的信息。关于蔡锷现身八大胡同,很多人都相信蔡锷和小凤仙如胶似漆打得火热,并以此成功蒙蔽了袁世凯。这种英雄美人的演绎虽然美妙,但却低估了袁世凯。

事实是,蔡锷虽涉足花台,但并不常去。据蔡锷长子蔡端先生回忆,有一次蔡锷陪家眷去看戏,开场前指着包厢里一年轻女子对潘夫人说:“她就是小凤仙。”这个细节,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蔡锷看戏是和家人在一起,而不是和小凤仙出双入对,可见二人关系并不怎么亲密;二、蔡锷和小凤仙的交往并不背着家人。

据蔡端先生说,蔡锷将母亲和两位夫人遣送回籍的理由是潘夫人身怀六甲,想回娘家生育;老母不习惯京城生活,要回乡下住,当然,要由刘夫人陪护,几个孩子也分别回到昆明和邵阳。

有些书上讲,蔡锷因小凤仙而故意和夫人闹翻,把家眷“赶”回老家,一家人合演了一出双簧戏。虽然很有戏剧性,但太着痕迹,非但骗不过袁世凯,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智斗袁世凯,难点在于分寸。蔡锷把这个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浅不深,不温不火。明知袁世凯在暗中跟踪调查,可就是不给他任何口实把这些手段公开化。虽然被他含在口中,却让他无从下咽。

好多书里都说蔡锷“逃出北京”,这就留下了小凤仙发挥作用的空间。可对蔡锷来说,只“逃”就够了吗?那时还没有飞机,腿再长,一步也跨不到云南去。所以,蔡锷的任务是,要有目的地走,不仅要出京,而且要出国(从内陆去云南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必须从容,逃是逃不到云南的。而这个任务和小凤仙已经没什么关系。

蔡锷的目的是要让袁世凯放自己走,确切地说是放他去日本,他的所有计划都是为此而展开的。恰在此时,蔡锷喉部染疾,袁世凯给假三个月,批准他去日本养病。这也正是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袁世凯亲手放走了自己的对手。用一句俗一点的话说,袁世凯着着实实入了蔡锷的套。

在这场大戏中,小凤仙的戏份并不多。蔡锷这种策略当然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果和小凤仙走得太近,一旦密探对她施展各种侦查手段,谁能保证她不会说漏嘴?同时,疏远小凤仙也可以保全她,否则,当蔡锷西南起兵时,身在北京的小凤仙势必受到连累。

摘自《沈阳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