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水流云在 2
阳光的声音 1
连 载
做自己的主人
秋意浓浓
“牛”字雕刻葫芦
《没有悲伤的城市》
把生命用足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阳光的声音 1

高新海曾经是一个坚强的男子汉,他曾经在足球场上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从地上爬起。然而,一场从天而降的灾祸却无情地袭向他。

976年3月16日夜晚,是一个令高新海终生难忘的时间。

那天晚上,因为前几天积肥而遭大雨淋头的高新海一病不起,高烧不止,最后竟全身瘫痪、昏迷不醒。看着儿子昏迷不醒的样子,高新海的娘被吓坏了,赶快慌慌张张地喊邻居过来帮忙。

高新海的几个邻居闻听消息,一个个跑着来到了高新海的家,他们分别是小名“常三”的常思军、小名“孬”的杨继增、小名“小贵”的王金贵、小名“小生”的孙豫生和樊跃。

几个人一见高新海的情况不妙,立即找来一辆架子车,七手八脚将高新海抬到架子车上,不要命地往最近的铁路中心医院赶。

驾辕拉车的王金贵脚上穿的是一双新皮鞋,是父亲刚从广州给他买回来的。此时他已顾不得脚上的新皮鞋了,高一脚低一脚地拉着车,后面几个人推着车,一路狂奔,一口气就将高新海送进了铁路中心医院的急诊室,等安顿好高新海开始抢救后,王金贵和其他几个人才发现王金贵脚上的新皮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跑烂了,他的脚趾头已经从开胶的皮鞋里露了出来。

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几个小时以后,高新海终于从昏迷中醒了过来。但醒过来的高新海却发现了严重得令他恐怖的问题,他发现自己的四肢麻木,胸口以下没有多少知觉了,而且自己高烧还一直不退,大小便也失禁了,一个可怕的念头霎时出现在高新海的脑海里。他问守在他身边的二哥高新民和王金贵等人:“你们说,我不会残了瘫了吧?我咋感觉不对劲啊,这俩胳膊一点也不灵活,这胸口以下咋一点也不会动,用手掐也没啥感觉了,我不会变成植物人、傻子吧?”

“老三,别瞎胡想,哪有恁严重,安心治病,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这病来得猛也肯定去得快。”二哥高新民劝慰高新海。

“三哥,有我们几个哥们儿在,你啥也别怕,早一天晚一天你这病得给你治好,要不你咋跟咱兄弟们玩儿。”王金贵说道。

“三哥,你现在是心理负担太重了,你想太多太复杂了,像你那踢足球的身子骨,跟铁打的一样,这病能治住你?别发愁,要不了多久,我看你的病就得好。”孙豫生说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高新海,还在高烧的他听着听着昏昏沉沉地就睡过去了。二哥高新民看看天已经是半夜了,就劝王金贵他们回去休息,但几个人却不愿走,后来还是查房的护士长发现他们人多,将他们劝出了病房,几个人才拉上架子车回家了。

高新海住院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知青连队,连里专门派人到医院看望高新海。此后,三三两两的知青天天都有来看高新海的,大家见高新海的病情严重,心里都很难受,有几个女知青,像当时的学生连长刘丽娜,学生书记王秋英,还有郭玲华、陈兰菊、田晓敏等人,见了高新海,都禁不住掉泪了。此时的高新海,往往会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对她们说自己没事,让她们别难过、别操心,回农场好好干活。高新海越这样说,女知青越是掉泪,最后高新海自己劝着劝着反而自己的眼里也噙泪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高新海已经在铁路中心医院治疗十多天了,可是他的高烧始终退不下去。于是二哥高新民决定给弟弟高新海转院治疗,从铁路中心医院转到了河南医学院。

所有的人都盼着高新海的病能在河南医学院治好,但在这里住院住了十几天,病情也依然不见好转,高烧一直不退,急得主治医生也是直挠头,万般无奈之下,医院在住院部门口的一块黑板上写了一份启事,向来医院的所有的人征求退烧的药方。启事的大概内容是:

尊敬的同志和病友,我们是河南医学院,我院有一位叫高新海的病友,发高烧一直不能有效退烧,严重影响了他的病情治疗。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为了早日治好高新海同志的病,我们特向各位病友、各位同志征求能够退烧的良方。

致以崇高的敬礼!

1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