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怡情
欠条当纪念 判赔四万元
登封警方斩断旅行社“黑手”
书法展献礼国庆
积极防治“白蚁杀手”
依托信息管税挖潜增收
登封市厉兵秣马战三秋
山楂红了
走到哪儿响到哪儿
登封着力建设“电子政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怡情

程胜利

逍遥谷

逍遥谷位于嵩阳书院东侧,现已被用石灰岩砌成登山步道。一年四季,清早、傍晚来此登山、锻炼的人络绎不绝,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此乃现在的场景。而在古代,此处更是文人雅士学习、吟酒赋诗的宝地。沟谷内有奇石林立、大小不一、石石叠垒,又称之为叠石溪。站在逍遥桥上,看潺潺流水,浪花飞溅;听哗哗水声,像在诉说着什么。登山步道树木参天,春天碧绿、夏季蔽日、秋来红叶稠、冬季冰雪透。

逍遥谷的有名不在于水,而源于石。谷内大石磅礴,立如白马,蹲似神龙,叠压互撑,若迎若送,万象百态,有似岩檐,有如穴釜,道道清水,穿行石间,于嵩阳书院前汇入双溪河,经程窑注入颍水,归至淮河入海。据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长宫松涛介绍,逍遥谷有藤花坞、君子亭、皇极阁、川上亭、天光云影亭等名胜,今均已不存在,但亭阁边的刻字巨石仍立于溪边。

“福”字刻石:位于逍遥谷南口向北400米处的溪中。“福”字刻在一块高3.35米、长2.1米、宽2.8米的巨石上,仅有一字,行楷字体。字径1.58×1.58米,丰润宽厚,笔力沉雄,为清初学者景日昣(登封人,1661~1733年,雍正年间任礼部尚书)摹李北海福字刻于石上。“福”字石前有一水潭,深约1米,清澈见底,有“浴于潭者,藉石阴遮,曰福石”。李北海,字泰如,即李邕(678~747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李善的儿子。初为谏官,历任郡守,官至汲郡(在今河南新乡一带)、北海(今山东潍坊市)太守,人称“李北海”。工文,善书,尤擅以行楷写碑,取法二王(曦之、献之)而有所创造,笔力沉雄,自成面目,对后世影响较大。他对学书反对一味摹仿,曾说:“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有存世碑刻《麓山寺碑》、《去麾将军李思训碑》等。明人辑有《李北海集》。

“景”字刻石:位于“福”字刻石东北约100米处,“景”字镌刻在一块高3.4米、长2.8米、宽2.34米的巨石上,仅此一字,行楷字体,字径1.77米×1.51米,字体宽博,谨严朗润,雄浑森秀。亦为清人景日昣摹唐人李北海书法,取“景行行止”之意。“景”、“福”二字,原字在端州(广东肇庆市)崧台石室中,清康熙年间中期,摹刻在此处。

“光风霁月其襟怀”刻石:位于“福”字石西北30米处,为一块高2.1~3.3米、围长20余米的巨石东侧断面上,为清人景日昣摹张瑞图飞白书镌之,狂草,字径在40×50厘米至20×60厘米之间不等。飞白,是一种特殊风格的书法,这种书法的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写成的模样。相传东汉灵帝刘宏(168~189年在位)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笤帚写字,蔡邕得到启发,作“飞白书”。唐武后则天擅书飞白体。逍遥谷“光风霁月其襟怀”七字是清代“飞白书”的代表作。

另外还有君子亭、果行育德等刻石。这些巨石均是元古代嵩山群的嵩山石英岩,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与启母石相近,可以说与启母石是同一时代的岩石,一母所生。是在距今2500万年以前新构造运动崩塌堆积物,后因洪水冲积,大小石块叠加,分选性较差,但总体上是越靠近谷顶石块越大。

耿介先生曾写诗描写当时逍遥谷的情景:“绿满平芜草色齐,燕子初归白昼迟。映溪桃李才烂漫,夹岸杨柳正参差,一年好景是青春,古人读书惜光阴。读书之乐乐未央,夜来微雨长新篁。”刚刚成立的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就选在了逍遥谷口东侧,几年后的新书院与老书院交相辉映,教授、学子谈古论今、怡然自得,何等高雅、何等逍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