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取消了,双休日不用补课了。本学期开学前,河南省颁布了《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禁止节假日补课,严格限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一纸“禁补令”,是否能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对于取消补课的利弊,学校、家长和学生看法不一。
本报记者 李 杨
家长疑虑重重
“今后都不补课了?晚自习也不上了?”蒋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在市内一所学校上高二,当她听到学校不再补课的消息时甚至有些失落,“孩子学习正紧张的时候,成绩落下怎么办啊?家里的学习氛围肯定不如学校,也没人管着。”
有着同样担忧的吴先生有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女儿,但他得知学校不补课了之后还是给孩子多买了几本辅导书和练习卷。“学习是一个坚持的过程,突然放松下来肯定不好。”吴先生说如果学校坚持不补课的话,就考虑给孩子报个英语提高班。“虽然外面的补习班会贵一点,但总要让孩子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才对。”看来,取消补课也没让孩子闲下来,反而可能让更多家长把目光瞄向社会上的培训机构。
“减负”反而“加压”?
“上课时间缩短了,好像老师也越讲越快,连消化的时间都没有了,回去遇到了问题也只能明天再问。”“晚上在家吃完饭看会儿电视,就进屋学习,不过觉得没做什么时间就过去了,效率当然没有在学校高。”虽然摆脱了晚自习,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但还是有学生发现自己“虚度”了时光。
“把应有的时间还给孩子,把老师从常年疲惫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期盼的事情。”郑州市101中学校长钱锋认为,取消补课,是在向素质教育迈进,但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他们不仅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还要负责指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合理分配和利用课余时间。
“学习本来就是要以时间作保障的,每月都少了几天,学生难免学得不扎实。课堂上也没有时间用于反复强调和复习。”一位中学班主任老师感觉压力的确不小。“还有不少家长来校反映,强烈要求学校补课。家里不具备学习环境,家长往往把孩子推向社会上的补习班,不菲的补习费用,也给家庭平添不少经济负担。”
高考竞争为隐忧
“取消了补课,我们心里还是有所担忧的。”一位不愿透露所在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诉说自己的矛盾:希望能为孩子减负,让他们轻松成长,同时也要考虑到高考竞争的存在,面对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升学率的考量。
“希望教育政策是公平的,既然要规范办学,就应当一视同仁、严格执行,对所有学校都不要手软。”该负责人表示,如果全省包括县里的学校都不补课,那就再好不过了。但不少县里的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拼的就是“时间”,私立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可以各种形式打“擦边球”。如果他们不“禁补”,加上城市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一些、吃苦意识和主动性弱一些,在校时间又少了,那就更不能与之相比了。如此下去,家长在面临择校时,恐怕就会重新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