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康师傅”新上生产线2条变4条
结婚也能请“助理”
别样的婚礼 同样的幸福
足不出郑尽赏秋菊
安徽一驴友跌入峡谷
2000名大学生反扒志愿者上岗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国税局落实税收优惠刺激企业投资
郑州“康师傅”新上生产线2条变4条
“走出去 请进来”
国税局诚恳问计企业税收优惠刺激企业投资
由原来的1亿增至2亿元落实优惠政策及时到位
企业和税收实现双赢

“郑州市国税局高效优质的纳税服务,使企业真正享受到了郑州良好的投资环境。”前几日,记者在二七区国税局嵩山路税务分局采访,正在办税的郑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财务部办税人员李文增这样告诉记者。

“顶津公司”是郑州市政府招商引进的一家台资企业,以生产“康师傅”系列饮品为主,该公司自2006年投产以来,一直产销两旺,产品供不应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郑州市国税部门重点服务的重点税源企业。

简化下放审批手续

企业感受国税局优质服务

税收环境也是投资环境。

为了让刚刚来郑州投资的企业切切实实享受到国税局的优质服务,郑州市国税局及二七区国税局自该企业投资以来一直跟踪服务。

首先是简化审批手续。“支持企业发展,减少审批门槛,使企业尽快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这是国税局一直倡导的纳税服务理念。“顶津公司”一入驻郑州,就尝到了国税部门不一般的服务。

“将企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第1年至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由市局审批制改为区局备案制。”在国税部门高效的服务下,该公司入住郑州4年来共获得12921万元所得税免税优惠,其中2006年投产的第一年就获得了1618万元所得税免税优惠、2007年获得所得税免税4993万元、2008年获得4910万元的所得税减免,2009年已获得所得税减免1400万元。

其次是开辟纳税服务绿色通道。“纳税人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国税局一直执行的纳税服务准则。由于产品适销对路,“顶津公司”发票需求量很大,每月使用发票在1700份左右,一直是二七区国税局发票使用大户。为了保证企业经营销售不受发票的影响,国税局做到重点企业、重点服务。在开辟大户发票购置绿色通道的同时,做到发票敞开供应,随到随买、按需服务。谈到这一点,李文增笑着告诉记者:“每到国税局办事,就感到很温暖。我们公司是国税局纳税大户,在日常工作中切实享受到了VIP级的国税服务。”

三是构架和谐的税企征纳关系。“送税法到企业,税企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落实税收政策,征求企业意见和建议。”这是国税局一直践行的纳税服务行动。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一出台,市国税局、二七国税局及嵩山税务分局的税务人员第一时间就将政策送达企业,与企业共同学习落实,询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何困难、有何意见建议。

谈到这一点,李文增说:“税企互动很重要,它能有效降低企业纳税风险,使企业在执行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方面避免出现偏差。”今年上半年,税管员小胡在纳税服务中,发现该公司取得的一张547万元的海关增值税发票上的增值税率一栏把17%误开为18.3%,于是迅速给企业提出首先做纳税调整的处理意见,避免企业申报抵扣后再出现补税罚款和缴纳滞纳金的风险损失。

“走出去 请进来”

国税局诚恳问计企业

李文增说,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为试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实现全面转型,进一步刺激了企业的投资行为,提振了企业的加速发展和度过经济危机的信心和决心。

据统计,该公司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新增投资5400万美元,获得固定资产增值税抵退662万元;2009年前三季度已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82万元,直接抵扣增值税150多万元。

“走出去,请进来,认真搜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瓶颈。”在采访中,李文增说,“增值税全面转型‘直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政策的出台,比以往的试点期间固定资产进项税‘抵退审批制’更能刺激企业投资行为。”谈到这一点,市国税局有关人士说,我市执行增值税扩抵退税政策试点期间,在政策上遇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以往税法规定一季度退税一次,由于在纳税人享受优惠政策的整个过程中,要经历“纳税人申请、税务机关调查审批、地方财政审批和国库办理退库”这四个环节。虽然国税及其他相关部门采取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加班加点为企业办理退税退库手续,但纳税人实际收到退税款周期较长,将固定资产直接抵扣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是纳税人集中反映较大的一个问题。市国税局搜集到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后,及时将这些意见逐级向省局、总局进行反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随着2009年增值税全面转型,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得到了全面解决,国家出台了“企业新增投资购进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可以直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新规定。

税收优惠刺激企业投资

由原来的1亿增至2亿元

“税收环境好,办事效率高。”感受到国税局及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做法和国税高效优质的服务后,郑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这家台资企业决定扩大再生产,进一步增加产能。

就在顺利获得国税局审批的各项减免税后,2008年下半年,“顶津公司”管理高层决定再在郑州投资1亿元,新增加2条生产线。

“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采纳,允许企业新购置的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直接抵扣。”谈到国税局落实税收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李文增这样告诉记者,“去年年底国家新出台的增值税全面转型等税收政策直接刺激了企业的投资行为。”

“接到国税局纳税辅导人员送该政策的当月,公司就决定将投资计划由原来的1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亿元,由新增2条生产线扩为新增4条生产线。”

“下个月,企业计划投资购置的2亿元的生产设备将陆续抵达郑州。公司的生产线将由原来的4条增加到8条。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又可以直接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3000万元左右。”作为公司员工的李文增对企业的发展壮大由衷的高兴。

“这些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对环境的污染很小的。”

落实优惠政策及时到位

企业和税收实现双赢

与“顶津公司”一起高兴的还有当地的国税部门。

郑州市二七区国税局嵩山税务分局长张瑞琦告诉记者:“企业新购置4条固定资产生产设备直接抵扣税金后,虽然将为分局带来3000万的税收减项,短时间内影响税收收入,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税源进一步发展壮大,从长远来看将大幅度增加税收收入。

据该分局测算,该公司1条生产线1年可以贡献1000万元的税收,这4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国税局明年将新增4000万元的税收收入;这样合计下来企业8条生产线一年可实现8000万元税收。”

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和圈告诉记者,税收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干什么工作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初期,在短时间内对地方的财政税收是负面影响,政策的实施将会直接减少财税收入。但减税的“阵痛”是短期的,纳税人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会随着时间的积累,生产效率真正发挥出来后,增加了产量,降低了单位成本,税收会逐渐增加,对社会的贡献度也会逐步显现出来。

李和圈接着告诉记者,税收优惠带来的企业投资行为不仅仅体现在今后税收的增加上,其社会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像“顶津公司”那样,企业借助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能力,这对拉动绿色GDP的增长、促进环境保护、促进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是有益的。

在获得国家减免退税的同时,该公司也实现了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据郑州市国税局统计,“顶津公司”2006年入驻郑州后,接连几年,公司利润“芝麻开花节节高”。几年来,共向郑州国税部门缴纳税收合计14205.92万元,其中2006年纳税1802.25万元,2007年纳税3141.29万元,2008年纳税4480.43万元,2009年截至10月22日已纳税4781.95万元。“郑州顶津公司”连续几年被郑州市国税局评为“纳税百强”,目前已成为郑州市和二七区国税局的“纳税贡献大户”。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乔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