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善良
“被捐款”换编制背后的权利断裂
同权法案
体现国民待遇的平等
认识的模板
内地缘何也现“招工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认识的模板

新闻:《中国青年报》发表的《寂静钱钟书》一文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为作者的该报前实习生周南(化名)自己试做了一遍题,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是错的。(10月29日《中国青年报》)

人们的视角不同,得到的观察和认识会不一样,此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周南的答题其实是一个反讽,阅读理解作为主观题,参考答案是以出题者的立场作出,阅读材料的作者显身,在参考答案面前得到低分,真假美猴王,该怎么分辨,所谓参考答案的荒诞立现。

阅读理解在高考框架内,作为一个构件,它肯定是要考查学生某种能力。但想法因人而异,难分对错,参考答案设置的前提是学生的回答要比照它,通过偏离或符合它的程度而给出一个分数,而这个分数就表现在他的语文总体分数,进而体现为一种进阶能力。

这其实是一个表征。在高考语文里,认识有一个模板,有人掌握定制标准的权威,从大的方面看,还有一些场合考察想法和认识也有一个模板,谁掌握着标准,那么训练、技巧可以教人把握其中的规律,思维能力本身的面目已难以辨识。

文/肖 擎 漫画/曹 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