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记者节·感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因为我们是记者
当图编的一百多个夜晚
“编外记者”的侠义人生
难忘地震灾区7日行
头天做记者就中了“头彩”
来自豫西北的感动
做一名快乐的小记者
建业:我的“好兄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编外记者”的侠义人生

本报记者 孙志刚

他在巩义曾是一位声名显赫的记者,铁肩担道义,妙笔扬正气。因文化体制改革,所在的报纸停刊,他成了当地一份内部报纸《巩义时讯》的采编人员,深厚的新闻情结使他依然充满着火热的激情。他叫王合实,十年新闻路,满腔为民情。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97页,对记者一词是这样解释的:通讯社、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当别人喊他“王记者”时他是满足而快乐的,他管理的巩义市新闻中心信息科还有十几位像他一样的“记者”。

45岁的王合实,军人出身,侠肝义胆,一身豪气。1998年从部队转业后,就走上新闻岗位,一干就是10年。一路跋山涉水,十载新闻情缘,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他用坚实的脚板丈量着巩义的每一寸土地,该市292个行政村,村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当记者,能多做利民的善事就多做一些。”2002年,刚刚考上武汉大学的夹津口镇贫困学生曹稳斌患上肾衰竭,需做换肾手术,但由于其家庭困难全家几近绝望。王合实闻讯后,第一时间来到地处深山的曹稳斌家中,当看到只有三孔破窑洞、连一样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为治病还落下了上万元外债的情况后,记者的责任感激起王合实发誓尽力挽救曹稳斌生命的决心。于是,他到医院进行细致采访,在原《巩义报》发表了挽救曹稳斌生命的系列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武汉大学、曹稳斌的村庄、巩义的社会各界和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纷纷慷慨解囊,共为其募捐资金近10万元,终于使其顺利进行了手术。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民生小事也是大事。2003年夏天,从巩义市区到回郭镇的公交车票破天荒降到了不足以盈利的1元,顿时运营秩序混乱。为揭示真相,王合实带领两名记者深入站点调查采访,终于弄明白了降价背后的原因,深度报道《“全程1元”的背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制止了恶性竞争行为,使公交车营运秩序恢复正常。

弘扬社会正气是一名新闻从业者的天职。2007年1月15日,巩义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副主任王立新由于劳累过度倒在了接警台前。王合实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深入挖掘采访,发表了长篇通讯《大写的人生》,由此掀起了一场全市向王立新学习的高潮。

“名分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而且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王合实说。在《巩义时讯》王合实承担了大量的头版报道,从巩义经济发展,到领导活动,民生民情都有他慷慨激昂的文字。10年来,王合实在新闻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着,播撒着希望种子,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奋发进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