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地久天长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问学》

尚 蕾

余秋雨先生的《问学》是记录一个文化电视节目的语录书、对话书。在书中,应该说在即兴的对话中,余秋雨先生和众多北大学子,一起探讨解读了中华文明的众多关键部位,学子的问题有的很深刻尖锐,但余秋雨先生都一一作出了完满的回答。

余先生用童年的歌声来形象地比喻甲骨文所代表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他用宏观比较的视野来展示东方的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的文化差异;他将老子的哲学思想放到世界性的哲人群中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且用鲁迅的小说来深入浅出地刻画出老子的超越和飘逸;他用文学的胸襟来观照先秦诸子百家,得出庄子是先秦百家里文学品质最高者的结论;他用激情的叙述,再现和摹画了长江文明的代表者屈原,以及屈原身后的长江文明如何去碰撞更古老的黄河文明。

余先生用屈原这个例子,来解读中国文化里的“重政治”而“轻文化”的通病,为什么历代文人总是以政治标签来衡量其文学层次,这个问题,千年未改,是何缘由,他做出了深刻的解释。余先生还用生动的讲述,为我们展现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和他侄子之间的感人故事,一个家族的不屈不挠联系着一个王朝的兴衰,《祭侄稿》背后的故事,也许比书法更感人。余先生还讲到了古代胡汉文化的融合,分析了中华文化为什么能接纳远道而来的印度佛教文明。

余先生还讲到西方学者的目光,讲到了辛亥革命,等等。这样一本书,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人文关怀,足以抵到几十部学术书给人的给养,可以这么说,书中每一个小节和话题,都够学者们引申出一本本学术著作来的。而其优美的文笔,把很多艰涩的学术命题,用散文化的方式,潇洒地“说”了出来,“对谈”了出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