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选拔男女“有别”
据新华社电 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初选阶段工作日前结束,复选工作随即启动。全部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出的30名男性候选人和15名女性候选人,将分3批进行生理功能和心理等全面检查。
他们中,将走出5名男预备航天员、2名女预备航天员。这次也是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选拔女性预备航天员。在16日召开的我国首次国际航空航天临床医学学术会议上,参加历次航天员选拔工作的空军总医院专家,详细介绍了预备航天员选拔。
专家解读:
女航天员有独特优势
在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初选中,女性候选人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空军总医院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主任徐先荣表示,由于都要在同样的环境下执行任务,无论男、女,成为航天员都要达到一个共同的要求,在此之上基于生理、心理的差异,男、女标准稍有不同。
女性在航天中相比男性的优势在于,耐久力强、心理素质稳定、耐寂寞能力强,特别是某种程度上感觉更敏锐、心思更细腻、考虑问题更周全,处理问题更注意方式方法,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较强。
徐先荣说,25至35岁,是女性生理和心理比较成熟、稳定的时期,这也是我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未参加选拔的原因之一。对于女性候选人要结婚生育的要求,徐先荣透露,这是对女性负责的一种考虑,“在各种资料中,并未体现出太空生活对女性生理的影响,但对我国毕竟是第一次,我们要做得更加谨慎。”
选拔标准具中国特色
“选拔第一批航天员时,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刚起步,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在这种情况下,选拔专家组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制订出了选拔标准, “第一批航天员是‘完人’。”徐先荣介绍,“当时只能排除一切能想到的问题。”
“现在的标准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徐先荣表示,由于人种的区别,国外许多数据与国内的实践有着明显的差异,“选拔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已知道在什么地方要把关,在什么地方可放宽。”与空军选拔飞行员相比,对航天员前庭功能的要求远超过空军飞行员,而对航天员抗减压病的要求就没有空军飞行员那么严格。
初选要过上千项医院鉴定关
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初选工作,包括内科、神经精神科、眼科、耳鼻喉科、辅诊科等100多个大项目、上千个小项目的航空医学健康鉴定,并进行智力、注意力、分配能力、手脚协调能力、耐力和爆发力等心理素质初级测试。
为确保航天员具有优良的身体素质,生理机能选拔是极为关键的,主要是挑选人体各脏器和系统基本生理功能优良者。航天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对于航天飞行任务的完成有着极大影响。心理选拔方法包括心理调查、智力和认知以及心理运动能力测试等。对于多人乘员组,更特别重视航天员彼此之间适应性及协调工作能力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