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鸠山由纪夫的N种身份
杰克逊是个书痴
龙一:“潜伏”多年 一剧成名
李银桥:曾不愿在主席身边
九成民众支持推广公租房
留学生如何渡过经济寒冬
毛竹气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龙一:“潜伏”多年 一剧成名

《潜伏》近来意外走红。而其原著小说作者龙一,此前并不为人们所熟悉。对于他来讲,也可以说是:“潜伏”多年,一剧成名。

龙一大学毕业后,分到天津市教育卫生委员会,一年之后主动调到作家协会,成为作协一名工作人员。1986年至1997年他干了11年杂务,周围都是作家,但他从没想过要写小说。他说,“许是我在作家协会待的时间太长了,看到作家们为创作吃尽无数苦头,真的怕了,也实在想不透大家追求的东西是不是值得如此,那些目标是不是真的有价值”,“那个时候我感兴趣的是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类似于古代的时尚,而不是历史大事件。简单地说,我研究十个行业: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也就是古代人的衣食住行,其实主要是好玩”。

但是,当时研究这些东西显得有点颓废,不会有出版社或相关刊物愿意发表。后来又开始搞近代城市史,主要是当时的租界生活,同样属于颓废文化,也不会有人要。最后便开始想干点“正事”,研究中国革命,包括从辛亥革命开始到近现代的革命者。在此期间,在作家肖克凡的推动下,他开始写小说,刚开始写的,都是唐代的历史小说。直到2002年,才开始转型。小说《潜伏》于2006年发表。

不过,《潜伏》火了之后,龙一生活如故:隔天去一趟菜市场买菜,天天入厨做饭,多半时间窝在家里。“家里老小每天要吃饭,我自己也喜欢吃,而且现在物产丰富,做东西也方便。”

除了烹调,他喜欢字画、摄影。不过,他说:“书法、绘画简直一塌糊涂,纯粹叫胡闹。摄影比书法、绘画强点,也强不到哪儿去。调剂一下生活而已。”他自称是一个懒人,读书、学习依然是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写作占用的时间却很少。“我写小说主要是为了玩,哄自己开心,要不天天在家里太厌烦了。”

从读书开始,龙一已养成买各种杂书的习惯。“我一直读得非常杂,而且量也大。当时没意识到,后来才发现,买的那些杂书,好像看着不着边际,到后来开始写作时却都有用。”他特别喜欢知识类的书籍,有关飞禽走兽、植物、香水、酒类、建筑等等,甚至水暖知识也看。

龙一承认所谓“写小说娱己,娱人”纯粹是他个人的观点,小说我想少写点字,写长就累,而且里面内容还要多,我就得用最少的字装最多的内容。“所以小说《潜伏》实际只有14000字。不过,在小说的文本内部,我还是很认真的。为了能学会写小说,我从开始创作那天起,就一直在学习和研究小说技术,并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增长五花八门的知识。至于说影视改编权的事,那纯属天上掉馅饼,掉到嘴里是意外之喜,接不到是人之常情。”

观众对电视剧《潜伏》如此买账,龙一说:“我当然高兴,因为毕竟有我1%的功劳。”看到剧本时,他心里欣喜又叹赏。“对这部戏,我自己也很期待。因为选角孙红雷、姚晨,这两个演员搭配起来太精彩了。他们两人弄出无数花样,和故事人物形象很贴切。孙红雷什么都能演,而姚晨就是翠平。出乎我意料的是,配角也很好。”

等到他从头到尾看完电视剧之后,自己也叹为观止。“剧本比原小说的水平要高出很多,这是实话,没有任何谦虚的成分。再加上导演以及演员的表演,更比剧本高出一大块。但现在大家这么热捧,这一点我没有想到。我只想到它会受欢迎,但如此受欢迎,我也有点奇怪。”

摘自《都市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