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地入市难救急
富二代培训班与奢侈品研究生
干部年轻化不等于盲目低龄化!
“网络问政”要去官腔暖民心
帮助“蚁族”的现实益处
中原乡村体育的喜与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帮助“蚁族”的现实益处

“蚁族”不属于任何族裔,是一个群体,同时还是民生语境中辛酸、无奈的代名词。时下,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蚁族”。“蚁族”绝大多数来自弱势阶层,“混”在城市,“混”在社会,拿着千元左右的工资,租着每月300元的床位,每天吃两顿饭。很多人从事保险推销、餐饮服务、电子器材销售等低收入工作。有的完全处于失业状态。(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

“蚁族”这一边缘群体中的个体成员,无论是主动“蚁族”的,还是被迫“蚁族”的,他们的现状似乎都是父辈境况的再现。老子艰难了一辈子,现在又轮到下一代了。“蚁族”的困境即是民生的困境,他们在现实中的窘迫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社会的变迁。“蚁族”就像蚂蚁一样为生计忙碌,疲于奔命。他们临时吃着青春饭,能够积蓄的自身能量有限,社会总共也没为他们留下多少可供选择的有效资源,因而向上走的路径显得十分狭窄。

每一阶层,每一群体,都与社会有一种共生的价值关联,这构成了既存的社会生态。作为边缘化社会群体的“蚁族”,他们与社会的共生的价值关联同样鲜明地存在。他们同其他群体一道,共生于同一社会背景之下,有着自己既有的价值坐标。“蚁族”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都在迷茫中寻找着希望。由于对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有不尽相同的认知,观照其他群体的价值选择和社会公平公正理念时,他们在心理上极易产生价值的被剥夺感。在相对剥夺感强烈的情况下,他们所思所想及行为方式也会即时地发生变异,其自身对痛苦的不堪承受,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社会的不堪承受。

比之于父辈,“蚁族”算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身为“蚁族”,他们的权益诉求都是一些民生的基本诉求。他们希望政府提供“平等的工作机会”、“平等的户口政策”、“职业技能的培训”等等,可以这么说,从互利的角度看,政府如果施以援手,帮助了“蚁族”,也就等于解决了一个摆在眼前的社会问题,等于是帮助了其他社会群体。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亟待有人以实现社会公益之名,认真去做,用心去做,快些去做。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