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周密部署 严防山火
登封夯实维稳“第一道防线”
老君洞是道教发源地?
醉汉要冬泳
民警急相救
登封破解土地收购储备难题
“3·17”事故
5名渎职人员获刑
登封规范武校税收管理
关心 关怀 关爱
危害能源资源
登封专项查办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老君洞是道教发源地?

嵩山纪念《道德经》问世2580年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朝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近日,《道德经》问世2580周年纪念活动在嵩山老君洞举行,此次纪念仪式上,老君洞洞主赵世杰提出老子的《道德经》是在嵩山撰写的观点语出惊人。

在纪念《道德经》问世2580周年座谈会上,老君洞洞主赵世杰提出,嵩山是道教的发源地现在基本上已成定论,历史上许多道教名士皆在此修行,特别是老子,曾在嵩山修行多年,后离开嵩山一路西行,至函谷关时被拦下,只好将《道德经》献出,从此,经老子潜修多年著作而成的《道德经》终于面世。

随后,针对赵道长提出的说法,许多人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嵩山文化学者王新成、郑树森认为,《道德经》的撰写地应为嵩山金壶峰下,嵩山老君洞是《道德经》的撰写地,是道教发源地。登封市市志办主任吕红军说,老子在函谷关时间很短,不足以写成五千多言的《道德经》,而《宋书》记载:老子嵩山写成《道德经》之后,向北翻山去了函谷关。并向关令尹喜传授《道德经》五千言。据《史记》续编记载:老子在嵩山写成《道德经》后,骑青牛于周昭王癸丑年五月壬午日到达函谷关。明年甲寅,授(尹喜)道德经五千余言。所以“撰”和“授”是有根本区别的。 赵世杰也提出,由于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这些文字,人们历来说法都是老子在函谷关(在河南灵宝)著作成《道德经》。关于《道德经》的撰写地到底在哪儿,有什么历史依据,嵩山老君洞面向全国征集相关线索及历史依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