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中原商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家电购物的省钱之道
温州银泰、开太等大型商场
陷入“质量门”
紫百感恩季营销大片
盛大上演
服装流行“低碳”概念
酒是不能完全复制的古董
大尺寸平板成消费主流
BenQ新品河南发布
新玛特金博大店
“感恩航班”起航
移动“手机物流通”面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温州银泰、开太等大型商场
陷入“质量门”

温州银泰、开太等大型商场

陷入“质量门”

新闻:据《温州日报》报道,近日,温州市工商局公布近期开展的服装监测结果,温州流通领域的服装产品质量令人担忧。在银泰百货、时代广场、开太百货、华侨国际名品广场等大型商场以及人民路专营店、府前街专营店抽检的77种知名品牌服装中,合格率仅为51.2%。

标志、标识、标注混乱是此次品牌服装不合格的重要原因。意丹奴、江南布衣、路卡迪龙、佛伦斯、ELLE HOMME……这些让人耳熟的服装品牌,竟上了质量不过关的“黑名单”。

视点:此事一经曝光,网络上的质疑声层出不穷,网民们愤怒于“高价不高质”,愤怒于“被知名商场忽悠了”。这场“信任危机”背后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此次“质量门”事件中,不良厂商生产不合格服装,这是一环的失职;知名商场对上柜服装没有进行严格的第三方检测把关,又是一环的失职;直至工商部门的监测,才让不合格服装浮出水面,但此时部分服装已经流向了消费者。只有各个环节能够真正为消费者负责,起到监督和自律的作用,才有可能把对消费者的伤害降到较低程度。

在更深层次上,相关人士认为,只有健全市场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加大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形成良性的社会监督体系和社会责任氛围,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

网购“试衣族”

逼得商场营业员报警

新闻:据《南京晨报》报道,南京市新街口某大型商场服饰品牌专柜的营业员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前来购衣的两名年轻女子,频频试衣却不买,随后不停地将一些合身衣服的品牌、货号、价格一一用手机拍下,营业员以为是商业间谍,赶紧报警求助,民警赶来后,了解到两女孩并不是什么“间谍”,而是“试衣族”,在商场抄货号然后去网上买衣服。据了解,“只试不买”的“抄号族”让各品牌服装售货员头疼不已。网购,正悄然侵袭着实体店的日常销售。

视点:只在商场逛,不在商场买,这类人,被人们戏称为“试衣族”。不仅在服饰上是这样,“试衣族”也波及了鞋子、帽子等生活用品,愈来愈壮大的“试衣族”已经开始冲击实体店的生意,这从商场营业员被逼报警就可以清楚看出。

据了解,因网店不需要缴纳场地租金,在成本上可以节省一大笔钱,销售价格自然就可以低下来。另外,网店进货渠道不同,也会导致网店的同款商品比商场便宜。但不管怎样,价格上的优势才是其滋生土壤。

也有不少人提醒,网店的同款商品比商场便宜,但不少是仿制品或劣质品,风险很大。为什么还是有人乐此不疲呢?价格呗。可见,报警并非解决之道,消除价格中的水分才是商场打赢这场试衣战争的关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