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说文解字》题名探由
图片新闻
罩趣闻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地久天长
《古琴》
图片新闻
成长的儿子和我的创作
阴沟和细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古琴》

《古琴》

继《汉字王国》之后,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推出她的新作《古琴》,此书以中国古琴为线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从宗教哲学到艺术文字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有对古琴本身的描写,更有关于古琴之于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关于古琴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相互关联,甚至是我们应该怎样生活的解读。

林西莉于上世纪60年代来到北京大学学习中文。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见到了古琴,被那“让整个房间共鸣的奇妙声音”所震撼,从那时起便疯狂地迷恋上了这个乐器,这也让她更加深了她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更能体会汉字书法、水墨画等传统艺术之美。

林西莉作为一个外国人,不仅喜爱中国古琴,而且也对古琴做了相当的研究和习练,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她在中国学习古琴的经过。1962年,由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溥雪斋召集,一群音乐爱好者参与的北京古琴研究会正式成立。林西莉作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史上唯一的一位学员,跟随王迪习琴,也得到管平湖、查阜西等名师的指点。

林西莉在书中与我们分享她与著名古琴演奏家王迪的交流过程。王迪教她抚琴时,总是要她在脑中想象一个画面,仿佛缓缓摊开一幅山水画卷。根据学钢琴的经验,林西莉曾向王迪要求练和弦、音阶;王迪大吃一惊,认为这是对古琴的亵渎。她告诉林西莉,古琴不是练琴的工具,完美精准地弹出一个音不是目的;它是一面心灵的镜子,让弹琴者透过音乐表达人生的领悟。这句话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挡在林西莉面前那张神秘的中国文化大门。

这段人生经历,使林西莉结识了许多当时的知识精英、了解中国古代智者的思想,也大大提高了她的琴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