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年轻人买的不是商品房是归属感
官话套话多怪不了网络发言人
掏空家当为行贿
如何让百姓来年有钱可花有钱敢花
家电安装也有“潜规则”?
“超标电动车”到底算什么车?
“管培生”火爆的背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年轻人买的不是商品房是归属感

丫丫网一份关于“蜗居”状态下新上海人调查显示,接近六成的受访者认为“有房子不一定幸福,但没有房子肯定不幸福”。一个网友愤怒地说:“80后的人被房价压垮了,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爆发力。”在80后中引起共鸣的电视剧《蜗居》,把房子对人的影响真实地表达了出来。(《解放日报》12月8日)

在高房价的压力下,上述新闻所报道的,80后一代对于高房价的无奈和愤怒几成现实生活的扫描,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另外的一种舆论价值导向:年轻人不该买房。无论是房产大鳄任志强前不久说的“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还是龙永图先生更早前指出的“没必要都去买房”,大抵如是。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种观点,并纷纷拿美国人来做例证。说美国三成人群买房,六成人群租房,实际拥有住房的人并不多云云。

如此看上去挺有理,其实多少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姑且不说“居者有其屋”的传统观念和现实国情,美国人租房成为常态,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有着很高的公共福利水平,租房居住完全可以达到满意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美国人流动性强,租房比买房更方便;而反观我们,公共福利水平和租房生存所必需的配套建设非常不完善,租房只能是权宜之计。没有经济能力就暂时不要买房,可问题是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呢?十年还是二十年抑或三十年?难道等我们渐渐老去之时,才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吗?

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城市中,没有住房就等于是没有立锥之地。没有房子,不要说“丈母娘不欢喜”,不要说“女朋友很郁闷”,生存和创业发展也大是问题——没有房产证,孩子上学就要交借读费,没有房产证,就无法获得户籍,就要办理暂住证,就不能享受城市所有的社会福利……现行的很多社会制度都依托“房屋产权”而设定和存在,房产权的观念根深蒂固本来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一个城市中生存,要想落地生根,就必须要购房置业。所以,年轻人不得不绞尽脑汁,或透支几代人的家庭储蓄,或大量贷款沦为房奴,也须购房。早买比晚买要好,房价每天都在涨。诚所谓:有房子未必就一定幸福——因为房子只是一种消费品,有房并不代表拥有一切;但没有房子就肯定不会幸福——因为基本的生存都会出现问题,对所在的城市连起码的归属感都没有,何谈生存的质量。

是故,除了少数投机者之外,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所有买房者买的不是商品房而是归属感。当基本的生存归属感都需要如此过度透支大量的“生命活力”,年轻人被房价压垮其实就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话题——与之相关的,不仅仅是虚高的房价,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沉重负荷,还有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陈一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