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新文化发展观下的旅游新格局
科学评价领导 让群众敢说话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积极推进“强基转型”工程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构建新文化发展观下的旅游新格局

杨丽红

管城回族区历史悠久,经过3600年的历史嬗变,沉淀了厚重的中原文化和商都文化底蕴。经过多年的包装和提炼,依据《郑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有关标准,正在进行逐步开发。

落实新的文化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新的文化发展观既是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又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成为指导文化建设的政治指南。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具有消耗低、带动强、惠民广、展形象、传文化等多种经济社会功能,是增强硬实力、提升软实力的动力产业,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民生产业,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导产业。为此,必须不断深化对文化旅游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全局性、战略性角度布局文化旅游建设,把管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融入全省文化强省、旅游立省大局中,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建设大局,把文化旅游建设与政治、经济发展大局结合起来,同步发展,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旅游建设相割裂、先经济社会后文化旅游的狭隘发展观念,让文化软实力服务于发展的硬道理,让文化生产也变成一种“硬实力”。

实施文化旅游创新,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生态环境

必须坚持文化旅游创新,突出文化旅游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管城区文化旅游在发展思维、资源开发利用、文化旅游产业化、服务产品等方面呈现大众化、雷同化,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趋个性化消费的需求,难以体现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思维上,要培育开放心态,树立品牌意识,发挥郑州作为全省文化主导、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实现旅游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质量和综合竞争力。要抓住市委、市政府开发“两带八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机遇,围绕南水北调生态景观带、中心城区都市观光旅游区,及早谋划,科学策划,加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步伐,营造适宜文化生成和成长的生态环境。

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逐步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

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应加强政府在文化旅游产业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在文化旅游产业投资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直接投资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政府在文化旅游产业投资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与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争取社会资本的支持,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战略投资者。要运用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的各项政策,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旅游建设,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办文化的良好格局。

全面发展品牌文化旅游,精心推进文化旅游创意

管城回族区作为郑州的老城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一是要打响用好一张牌——民族牌。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合理选择、科学发掘以清真文化为主的宗教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从物质、行为、精神三个不同层次,对清真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打造特色拳头旅游产品。同时,动员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和整合,实行厚重开发、整合利用和营销。还结合乡村、社区文化建设,认真探索研究乡村、城市社区特色旅游观光之路。借助农时季节,适时高质量地开展“桃花节”、“草莓节”、“荷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丰富乡村游活动的载体。要建设和完善文化旅游试验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旅游度假区,开发并完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修训旅游、工农业旅游、休闲地产等适应当前旅游市场需求的新型产品。此外,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要让文化旅游产业走向高层次的竞争,要以商城遗址改造为契机,围绕三区(夕阳楼商文化展示区,书院街旅游商业区和商城博物苑片区)、两庙(城隍庙和文庙)、三条街路(书院街,城南路和职工路),做精以商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城区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管城区文化产业尚未形成有力支撑,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水平较低,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文化推广、休闲度假、观光游览、购物娱乐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新兴产业和创意产业,要遵循先规划设计、后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对先发优势进行强势打造,以“二七”商圈、“紫荆”商圈为基地,采取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司模式运作的方式,利用郑州市经常举办各类节会的优势,策划设计、创新开发出能够反映管城区乃至郑州地域文化特色的系列节会旅游产品,发展商务旅游,丰富旅游内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打造商都文化旅游,积极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树立“商城古都、文化管城”的旅游主体新形象。

(作者系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