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石预言
房市泡沫谁该倾听
借所谓民意侵害他人权利是伪民主
不廉而勤政
经济热词的
维度和指向
高铁成“贵铁”的反逻辑轨迹
大学生村官调查: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大学生村官调查: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大学生“入村”热情赶超“国考” 大学生村官基层遇难题:理想与现实激烈碰撞 大学生村官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某大学欢送当村官的大学生(资料图片)
大学生村官深入田间地头研究工作(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四成大学生选择当“村官”只因为就职难;任职期满后,只有两成愿意继续留在基层;七成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在基层用不上……近日,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专家对安徽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状况和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调研,指出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以来,在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大学生村官工程在基层的实际操作中也开始显露出不足。

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成为摆在大学生村官工程面前的一道难题。

大学生“入村”热情赶超“国考”

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专家在对黄山、滁州、阜阳三市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后发现,大学生村官工程受到大学生热捧,报考“村官”的热度已经可以与报考公务员的热度相媲美。

来自安徽省委组织部的数据显示,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报名比例已经从2008年的5∶1上升到了2009年的24∶1,与本年度公务员报考比例基本相当。据媒体报道,北京地区今年有19376名大学生报名竞争1600个“村官”岗位,选聘比达到史无前例的12∶1,远远超出过去3年6∶1的录取比例,直逼北京市今年公务员招考15∶1的录取比例。在西部省份山西,9030个“村官”岗位吸引了18.3万人报考,选聘比也创下该省20∶1的新纪录。

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对于促进农村发展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调研来看,大学生村官有的着眼于发挥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产业调整升级,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有的承担文秘档案、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和民主选举等重要工作,提升了农村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有的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调研的主要参与者、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范丽娟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安徽全省范围内已有一些大学生村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和乡镇团组织,还有一些被选为人大代表,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如农大2006届园艺专业学生时全,毕业后主动到凤阳县大王府村当“村官”,并运用自己的所学带领农民种植大棚蔬菜致富,先后当选为凤阳县“十大农村青年创业之星”、滁州市人代会代表和安徽省团代会代表。

大学生村官基层遇难题:理想与现实激烈碰撞

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专家指出,虽然大学生村官工程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目前仍存在大学生就职心理偏差、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和能力与实际需求不符、创业机制不健全影响示范效果、培训体系不规范以及管理不到位等五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就职心理方面,安徽省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显示,42%的大学生选择当“村官”只是因为就业压力导致在城市求职难;26%是为了“到基层锻炼积累经验,为以后从政打基础”;仅有22%的学生认为“农村的发展空间更适合我”。在已成为“村官”的大学生中,72%主要顾虑任职期满后的出路问题,60%的人打算在任期结束后,选择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只有12%的人选择继续当“村官”,而选择在农村创业的,仅占10%。

“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把到村任职当成一种过渡和缓冲。这种心态表现在工作中,就是被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工作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初衷只是为了增加基层工作经验,为考公务员、考研等增加砝码,把主要精力放在复习应考上,工作质量将大打折扣。”范丽娟指出。

其次,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工作需求也存在一定的距离。

阜阳市三合镇一项调查表明,40%的村民认为农村最需要“有组织能力、能够维护农民利益、促进村民当家做主的人才”,其次是懂农业科学技术的人才和带领村民致富的人才。而对在任大学生村官的适岗能力调查显示,32%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表现不满意,认为他们实践能力欠缺;7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一直没有找到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所学知识用不上。

对此,黄山市委组织部组织科负责人表示,大学生进村不仅是村官,更应是技术员。目前农村最缺乏的是农业经济人才,但在大学生村官选聘中由于过于偏重政治素质,对专业因素考虑较少,致使现有村官素质与农民现实需求存在差距。

第三,促进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机制还不健全,创业示范效应不明显。

调查显示,2008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真正创业者或者有创业计划的很少。“首先是大学生村官的资金筹集机制未建立,个别县设立的创业基金在初期扶持、效绩考核评价和创业滚动支持等机制方面不能系统衔接。其次,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机制尚未建立,在面对创业现实问题时大都束手无策。比如,创业项目如何吸引群众参与,进而实现规模发展就是一个令大学生村官们头疼的问题。”范丽娟对记者说。

担任歙县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张玉春创办的“中药材种植场”虽然已经开张,但她却用“倾家荡产”四个字来形容当初筹资之艰难。据介绍,种植场的开办,共支出16万多元,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是她向亲戚借的。

“眼下,农村可以得到由国家提供的多种生产补助资金或贷款,但这些优惠措施大学生‘村官’却享受不到。”张玉春说。

第四,在培训方面,中央规定各地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但具体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安徽省社科院专家调查认为,尽管安徽省对大学生的培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传、帮、带”,设立大学生官网促进交流等,但是现有工作体系在时间安排、培训机构设置、流程机制、培训专家队伍、知识体系等方面均存在缺陷,亟待解决。

此外,调查显示,个别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管理流于形式。有的地方对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存在“上级热、下级冷”的问题,个别镇、村对大学生村官重视不够,各项保障不到位,比如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管理仅限于书面汇报材料等。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模糊,有的甚至长期不在村里,处于闲置状态。

大学生村官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指出,热度直线上升的大学生“村官”招考,反映出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和政策推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明显转变。而农村要想留得住他们,还需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体系,使他们能够“梦想照进现实”,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农村、实现自我就业、推动农村发展。

对此,专家提出需要拓展渠道促进大学生村官流动和发展。

“一方面是对现有渠道进行拓展,比如通过合法程序支持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将其成长发展与党政机关特别是乡镇机关后备干部培养的渠道链接,择优选拔大学生村官直接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并逐年提高录用比例;另一方面是开辟新渠道,如利用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发展农村社会文化事业,或者通过享受补贴、减免税收和获得小额贷款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招用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范丽娟表示。

其次,需要完善预测和选评机制实现需求对接。专家建议可建立大学生村官人才资源库制度,以及高校选送与区县选聘对接机制;严格执行选聘程序和条件,增设心理测试环节;建立高校推荐大学生村官的信用评估机制,通过案例跟踪和综合测评不断改进选聘程序和方式。

第三,专家建议可以建立扶持制度推动村官创业。一是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导师组,指定或聘用有经验的管理干部、企业家及专业人士组成参谋班子把关;二是设立创业基金,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三是鼓励企业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合作项目,在自主创业之外扩大创业渠道;四是建立创业绩效评估制度,对于启动实施的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定期评估,优秀者给予适当鼓励。

第四,加强培训促进村官专业化。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村官最需要的培训分别为“农村创业知识”“组织和管理能力”“项目管理和申请”“农村实用技术”“农村法律知识”“农村经济与产业”“农村工作方法”等。这表明,绝大多数现任大学生村官各类实用知识需求旺盛,迫切需要开展多样化培训。对此,专家建议,不仅要突出重点分类培训;还可以整合教育、科技、农业、人力资源等部门资源,拓展渠道;编制科学实用的培训教材,建立培训基地;举办论坛、考察等。

此外,还需要创新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机制。

“除了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外,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探索设立法律助理、文化助理、卫生助理等专门岗位,让大学生村官参与监督目前的支农项目;安排大学生村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村办单位任职;积极推荐优秀人才担任各级党代会、团代会等代表,畅通大学生村官参与决策的渠道。同时,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严格淘汰和退出机制,并探索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团队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团队意识和能力等。”范丽娟建议说。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