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 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志愿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科学发展观引领郑东新区建设
劳动力市场与农民工城市化
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市融合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宋 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集中研究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如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笔者结合惠济区情况简略谈谈个人看法。

(一)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内涵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要紧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打破城乡区域界限,使城乡党建由条块分割转向区域联合,着力推进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和组织统筹,从组织设置、活动方式、人才选拔、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构建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需要树立的观念

1.城乡发展的整体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区域“大党建”观念,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打破城乡分割的党建资源配置格局,通过统筹城乡党务人才、党建经费、活动阵地、培训设施等,努力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2.要树立党员地位的平等观。城乡党员、干部和人才只有分工差异,而不存在社会地位高低。突出党员权利保障,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克服对农村党员的偏见和歧视,平等对待城乡所有党员。

3.要树立党建工作的服务观。切实改变“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配备干部,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的工作,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三)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方法

1.组织设置共建,建立统筹城乡的组织覆盖体系。一是建立“联建型”党组织。在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将有互补带动作用的村与村、村与机关、村与企业、村与社区等党组织结合组建“联合型”党组织。二是建立“产业型”党组织。将农村党员中有专业技术特长、生产经营项目相同或相近的党员分类组成产业党支部和产业党小组,在专业协会、农家乐和合作社设立“产业型”党组织。三是建立“流动型”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商贸市场、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等党员流动性较强的行业、地方,采取单建、联建、挂靠等形式,设置“专业型”党组织。四是建立“区域型”党组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把区域范围内的党组织整合起来,设置驻街党组织。

2.党建资源共享,建立统筹城乡的要素保障体系。一是整合党建经验资源。重点推进城市社区共驻共建经验、在职党员双向管理经验、便民服务经验、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等走向农村,使城乡基层组织共享党建经验成果,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二是整合阵地资源。以整合资源、服务群众为重点,在镇、街道建立区域性党员活动服务中心(长兴路、刘寨已经建成),在村、社区、企业建立活动场所,切实改善基层党组织活动设施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把活动场所打造成“五大中心”,即:党员活动中心、村(居)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三是统筹经费安排。采用财政拨一点、基层单位筹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等途径,强化基层组织党建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高标准推进。

3.基层党员共管,建立统筹城乡的党员管理体系。一是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利用“四大载体”(党校讲师团、手机短信、远程教育、村情民意小报),加强党员教育。实施三级培训(区培训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镇街道培训村两委成员、村培训党员和村民代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把党员干部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个社区、行政村每年1万元。二是实施党员双向管理制度。对农村企业党员、机关社区党员等实行居住地和工作单位双向登记、双向联系,使党员在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参加双重学习教育,接受双重管理服务。三是丰富党员活动载体。在农村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创业先锋、承诺制等活动,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争当“五星党员”(学习、团结、帮扶、关爱、奉献)活动,在非公企业党员中探索党员“用工优先、提职优先、加薪优先、培训优先”的措施和办法。

4.城乡互动共促,建立统筹城乡的互帮互助体系。一是开展“送下去、请上来”活动。“送下去”,即从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中选派党性观念强、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优的党员干部到农村党组织担任专职副书记,从政策宣传、业务指导、信息提供、生产服务等方面对农村党组织给予帮助,促进农村党组织各项工作开展;“请上来”,即组织农村党员骨干到镇街道,通过跟班工作、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二是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互帮”活动。组织机关、企事业、强村等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实施班子联带、阵地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谊。三是实施“融合”工程。通过举办农村党校、农家课堂、联合培训、交流会、联谊会等形式,定期组织党员到互帮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促使城乡党员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融合进步,在城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交流融合中,不断提高党员思想开放度、融合度、接纳度。四是加大公共财政统筹城乡发展投入。整合发改、民政、卫生、农业、计生等涉农部门资源,为群众办实事、好事,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化进程同行、农民衣食住行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5.城乡党建共抓,建立统筹城乡的领导联动体系。一是强化领导责任。以“三级联创”为总抓手,实行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制度,把推进统筹城乡党建作为述职的重要内容,强化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向区委述职,对村支部书记实行“双向述职、上考下评”制度,即:村(居)党组织书记年终向镇、街道党(工)委述职,向本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镇、街道党(工)委对村支部书记进行考核,本村党员、群众对村支部书记进行评议。二是强化党建意识。推行抓基层党建工作全程纪实制。对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采取会议纪要、活动记录等方式,进行写实性记录。实行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月报制度,党(工)委书记每月向区委组织部报告一次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三是强化统筹协调。建立统筹城乡的党建工作领导体系,即: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指导、镇(街道)党(工)委具体协调、城乡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四是强化考核考评。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标准,每月有督察,每季度有总结,每半年有观摩,每月的督察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以此来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抓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为惠济区委组织部部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