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国际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舟山跨海大桥:十年“磨”一桥
国产大飞机“亮”机头
英报替布朗致信圣诞老人
房子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
“大嘴”宋祖德被判赔近29万
3岁以下儿童宜打甲流疫苗
中国劳工索赔案终审败诉
泰国煽动柬埔寨政变?
军方不会逼扎尔达里下台
查韦斯“威胁”丰田改车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房子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
——记者街头巷尾倾听人们与安居的故事
12月24日,杭州市首批经济租赁房进入最后的选房程序,首批52户符合条件的家庭参加了现场公开选房。 新华社发

一套房子加了10万元房主为什么还不愿卖?开发商自己买房又会有怎样的遭遇?一本房产证上为什么会出现七八个名字?2009年年末,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楼市,在房产中介、售楼处、街头巷尾倾听人们与安居的故事,“房子”不知导演了多少出中国百姓的悲喜剧。

一套房加价10万

房主为啥还不愿卖

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姚会英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一位房主通过中介挂出一套75平方米的旧房子。由于是在中山公园区块,交通便利,因此房主喊出了190万元的价格,相当于每平方米2.5万元,并且提出条件:半年之后才能交房。

尽管房子并不便宜,看房的人还是很多,最后一位买房人竟加价14万元,同意以204万元的价格买下这套房子。

在双方坐下来准备签合同的时候,买家提出,多加这10来万也就算了,但是希望房主能早点搬走。没想到听了这话,房主突然提出,这房子不卖了,说完拔腿就要走。

最终合同也没签成。后来中介公司员工问房主:是不是因为买房人要你早点搬走,你就不乐意了?房主说,不是,是看到这个买房人这么好说话,说明自己的房子不止这个价,所以暂时不卖了,看看还能不能卖更高价。

记者感言 房价飞涨,无论是买房人还是卖房人都显得十分浮躁,买卖双方表现出来的浮躁来自于对市场的预期。要稳定市场对房价的预期,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当前,随着中央政策的陆续出台,楼市降温的迹象已经有所显现。

有房人感叹

“上班赚钱很可笑”

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杭州一所高校的教师王剑今年年初辞去工作,进入上海一所高校任教。虽然夫妻团聚,但高企的房价仍让他无法轻松。加上小夫妻的上海房东不太好说话,他便准备把杭州郊区的一套房产卖了在上海买房。

王剑在杭州找到中介卖房,要价90万元,不久便有人找到他,提出要降3万元,他坚持90万元是最低价,不能再少。但对方软磨硬泡,希望再谈谈价钱。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中介的电话,告诉他有人出价93万元,问他卖不卖,不一会儿,又有中介打电话来出价95万元,到了第二天,竟然有人出到100万元,他于是决定,房子先不卖了,再等等看。

“有时想起来,觉得上班赚那点钱真是有些可笑,如果当时90万元把房子卖了,可能我这三五年都白干了。”王剑说。

记者感言 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在房价飙升面前,多少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如何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让百姓多劳多得,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人们的心中充满期待。

一本房产证 就有七八个名字

见过有六个名字的房产证吗?上海国广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销售部销售经理王隆璟告诉记者,别说是六个,七八个名字的房产证都有。

年轻人买房往往由男方付首付,可是房价太高,这笔费用其实通常由男方父母来支付。一些父母会多留个心眼,万一哪天小夫妻离婚,那么房产分割后就是一人一半,为了加重男方的份额,父母就会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男方父母这么“计较”,女方父母常常也不示弱,他们会摆出自己的理由:买了房子之后,女方的父母可能还会随时接济一点,因此,女方父母也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加上。

此时,大家打了个平手,于是一些不甘示弱的父母又提出,为了体现公平,所有出了钱的亲戚,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要上名,于是就有了一个房产证上出现七八个名字的现象。

记者感言 对不少人来说,房子搭上了两代、三代人一辈子的钱,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左右着他们的命运,人们不得不把它紧紧地抓在手里。

要给购房者“减负”,必须继续依靠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顿,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市场,购房者才有可能轻松起来。

开发商自己买房 也会“掐不准脉”

今年9月,由深圳华侨城地产和招商地产斥资50亿元打造的豪宅项目——曦城三期开盘,另一家房产公司的开发商看好这个别墅项目,他通过各种关系要到了贵宾号码,交了50万元的定金,终于定下了一套心仪的别墅,可是这套房产价格不菲,总价约在500万元。

回家之后,这位开发商和妻子两人左思右想,越琢磨越犯嘀咕:“交了200万元的首付款之后,每个月还要还3.7万元的按揭,这房子也太贵了,觉得心理压力好大。”在犹豫了10多天后,两人又找了关系,把50万元的定金要了回来,房子当然也就退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经过几个月的一路狂飙,这套别墅现在已经涨到了1000多万元。“我们后悔死了。”这位开发商说。

记者感言 现在的楼市连开发商都说不准,更别说是普通百姓了。人们总是试图理智地去考虑购房问题,可是最终,市场却往往会给理智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但愿各地切实落实中央的这些政策措施,让市场理性起来。 据新华社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