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成如容易却艰辛
脑血管病人的健康乐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成如容易却艰辛
记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校长孔繁强

孔繁强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孔繁强带领老师走访优秀学生家庭

孔繁强:现任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文体局副局长、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校长。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寒来暑往,他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精神谱写了教育事业的一首又一首赞歌。

2006年8月建校至今,短短三载,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却已经取得令众人瞩目的成绩:获得“郑州市语言文字标准化示范学校”、“ 郑州市绿色学校”、“ 郑州市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标准化初中”等荣誉称号,各年级学生在省市的各种竞赛中崭露头角,2008年9月1日被批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改革促进发展中心教育实验项目学校,2009年中招成绩最高分和600分以上人数共17人,在郑州市东部地区学校双双排名第一。

成绩的取得,在外界看来一切似乎很容易,水到渠成,但作为郑州市第八十五中校长,孔繁强深深了解其中的甘苦。“第八十五中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经开区党委、管委和市、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同时,也是教师们的敬业和家长们的支持在推动着学校的发展。”三年回首,孔繁强时时动情。

三年起步,三年成长,三年奋进,看似平常却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记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校长孔繁强

本报记者 张 伟 通讯员 毛一良 孙希娜

九层之台起累土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孔繁强和他的第八十五中刚刚走过三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慢慢堆积、成长起来的。

郑州市第八十五中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和经南六路交会处,是经市政府批准、2006年8月开发区投资建成的区内唯一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后勤综合服务楼、室内体育场、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4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

2006年8月14日,那是一个让校长孔繁强牢牢记住的日子。那天,经开区管委会面向全国招聘的优秀教师正式到八十五中报到了。“那一天,我们告别了往日熟悉的工作,来到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希望的热土。在崭新的校园里,我们这批教育教学的拓荒者,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默默地进行耕耘,播撒阳光,播种希望……”怀着这样的希望和理想,郑州市第八十五中的所有教职工开始了自己的“拓荒”工作。

刚刚建校的八十五中面临一系列困难,学校位于郑州市东南方的城乡接合部,位置比较偏僻;周边小学多属村办,基础教育薄弱;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受周围环境影响,文化气氛不够浓,孩子养成习惯较差,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较低……这种现状让很多老师有所失望,有的甚至打起了退堂鼓。对此,校长孔繁强动情地说:“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把工作做好,将来自己再回头看身后成长的这些学生的时候,我们会无悔自己的选择。我们从这里出发,必将在这里收获……”孔校长用信心和希望点燃了老师们内心深处的教育激情。就从那一刻开始,八十五中的全体教师开始了教育事业的垦荒,追问着教育的终极目的,反思着生命的最终意义;从那一刻开始,一只五彩斑斓的孔雀从郑州市东南飞起。

第一天开学,第一次全校大会,第一次中招考试,其中的一点一滴,酸甜苦辣,激动和欢欣,作为亲历者的孔繁强校长永远铭记。

三载之木已成材

三年,八十五中在孔繁强校长的带领下,用奋斗的汗水和探索的足迹,为这座年轻的校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年,八十五中的师生用力量汇聚力量、用智慧凝结智慧、用真情牵手真情,为这座年轻的校园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三年,八十五中从不为人知,向郑州市的名校之路迈进。

建校以来,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从严治校、治教、治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采用科学规范化的管理,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艰苦创业,拼搏进取。领导班子团结一致,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全校教职工,勤奋工作,求实创新。学校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市区教研协作区的各项教研活动,加强校本教研,狠抓教学常规的管理,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2008年5月,八十五中成功申报了国家“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之子课题《促进城乡接合处优质学校教育发展策略的研究》。短短的三年,八十五中涌现出一批在区、市小有名气的教师和优秀教研组。语文教师黄素玲、政治教师樊战杰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市教研室专家的好评,体育教师李红军执讲的公开课荣获国家级优质课二等奖;英语教研组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政史地教研组连续两年参加市教研协作区的学科竞赛均取得团体第一名;理化生教研组教师参加市科协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优质课活动,所有参赛教师全部获奖,郝玲红老师荣获全市第一名;体音美教研组组织学生参加市竞赛活动,一个学期内连获六个大奖……

三年时间,八十五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年级学生参加郑州市调考科目在与市区同类学校评比中,多学科成绩均名列前茅。2008年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中招首战告捷,2009年第二届毕业生中招成绩再创新高,73人达到省级示范性(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127人达到市级示范性(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其中中招成绩最高分645分和600分以上人数(共17人),在郑州市东部地区学校双双排名第一。

孔繁强表示,2009年该校圆满地送走了第二届毕业生,实现了省、市级示范性高中的上线率和录取率的翻番,完成了学校“三年三个台阶”中的关键一个台阶。

一心甘为孺子牛

毋庸置疑,郑州市第八十五中用三年时光谱写了郑州市教育史上一个奇迹般的故事。在这背后,校长孔繁强自然也付出了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在教育教学方面,郑州市第八十五中校长孔繁强始终坚持以感恩教育为主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书香和谐的成长空间。从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到“小交警”、“小志愿者”的各项活动,从学校开展家长会到每年春节的踏雪家访,从感恩班会的开展到组织同学走出校园的社会体验……每一项活动的举行,孔校长都亲自参加,因为孔校长相信教育孩子应教会“先成人,再成材”,只有孩子们具备基本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才能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作为校长,他总是在百忙之中不忘利用每一次机会问候、鼓舞每位学生。他教育学生先学做人,再做学问,逐步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家庭、爱校园、爱国家的高尚情操,同时也使学生们在“校风正、学风浓”的大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孔繁强说,八十五中带给他的感触最多,从收到第一届毕业生贺卡、信件时的感动,到教师节的小礼物,孩子们的纯真使人不得不更加执着于教育,执着于为孩子的成长而奉献的事业。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为每一位教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舒心地“传道、授业、解惑”,让每一位教师在生活中享受工作的价值,在工作中感受教育的幸福。这种状态是孔繁强一直主张的。在八十五中,每天一大早就能在校门口看到孔繁强的身影,每逢雨雪天气,他为教师送去关心,每逢节假日,他给教师带来祝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谈起在八十五中的工作感受,2008年调入该校的黄素玲老师说:“我从教过几所学校,感觉在八十五中工作最舒心。校长从来不搞花架子,真心实意关心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工作上、生活中处处与人为善,也引导我们教师间坦诚相待,没有心结,没有顾虑,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

“教师不研则浅,研而不改则空,教研有机结合才深而实。”孔繁强始终认为,把教育教学做到最好的校长才是好校长。

校长孔繁强带领学校教研组每周召开一次教研会,研究教材教法,学习教育理论;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就某一课题由同头课教师展开讨论、研究,形成最佳的课堂设计,进行统一授课。每学期每学科举行一、二次学科竞赛活动。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另一方面发现一些优秀学生,为培优补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承担的《促进城乡接合处优质学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国家级课题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位哲人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因此孔校长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取得了突出成绩,2009年12月,孔校长被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促进会授予“百名名校十大领军人物”。

前路尚远,一帆正悬。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和校长孔繁强的奋进之路远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