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郑州检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完善监督机制 严防职务犯罪
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一份检察建议
挽救迷信村民
千余检察干警
节前共学廉政
惠济努力营造
良好司法环境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高新区检察院立足辖区实际
完善监督机制 严防职务犯罪
行政审批全程监督警示教育感化心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成立于2003年8月,她不仅是一个年轻的检察院,而且该院所管辖的三个开发区内聚集着众多企业,存在着繁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如何在服务企业方面进一步拓展思路?如何预防重大工程招投标领域的职务犯罪、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置于“阳光”下进行?这一直是高新区检察院不断探索的课题。

近日,记者采访高新区检察院时,该院检察长王伟告诉记者,2009年以来,他们在扩展工作思路、创新监督方法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预防监督制度和网络办公技术,对80余项工程进行了跟踪监督,先后在11项重点工程中发现问题,查处30多家串、陪标单位,有效地保障了辖区内企业的平稳发展。

预防从制度着手

“处处有制度,时时有约束。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建筑领域的职务犯罪,最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该院检察长王伟这样说道。于是,该院结合郑州三个开发区工程招投标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廉政准入”细则,起草制定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工程项目廉政建设实施细则(试行)》,并于2005年、2006年先后在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通过试行,被郑州市检察院以文件的形式全文转发在全市各基层院推广。

王伟介绍说,该细则分别从开标前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开标时另行聘请专家审查监督,中标后由中标单位签订“廉政责任书”等各个环节建立预防工作机制,并在每个阶段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进而规范开发区重大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廉政建设程序,维护建筑行业的诚信,从而进一步规范开发区重大工程建设市场,引导行业自律,推动开发区经济建设。

据悉,近三年来,该院共全程参与监督郑州高新区、经开区市政道路、绿化、房屋建造等工程项目80余次,受理不良记录查询200次,被查询单位达1000余家。

行政审批全程监督

去年3月,高新区检察院“重大工程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平台”的建成,使重大工程预防的触角前延后伸,将工程的行政审批全过程透明化,实现了对所有环节的零缝隙、全方位监控。

去年年初,该院预防科与辖区内的863软件园抽调相关高科技人才,共同研发了重大工程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平台。据了解,此系统还有强大的辅助功能。廉政档案辅助决策功能通过廉洁资格审查程序获取大量信息资源,通过查询不良记录库,将有违规行为的投标单位挡在了门外;易发环节预警警示功能,通过系统定期对各个环节录入信息的分析,以及对监督情况的汇总,自动生成易发、多发问题的环节等级表,从而起到警示作用;信息共享数据交流功能,将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信息分类及时录入该信息资料库,实现反贪、反渎、预防信息共存。

“信息平台运行以来已对50多项工程实现了全程监督!”王伟介绍说,信息平台的建成,实现了对工程建设的全方位监督,让有问题的建筑商和代理机构无处藏身,解决了实践中发现的立项、规划、土地审批等审批环节的监督缺位、廉洁资格审查监督滞后、评标现场监督不规范、中标后预防监督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难点问题。

警示教育感化心灵

“这次教育活动,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以最近的距离、最触动人心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感官上和心灵上给予我们干部职工最直接的冲击和认识,也更深化了我们公司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国联通郑州市分公司的干部职工们在观看了郑州高新区检察院的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宣传片后发出感慨。

去年9月1日,郑州高新区检察院一个名为“法网这边的呼唤”的警示教育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现已成为郑州市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郑州高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吕树伟介绍说:“我们力图用形象直观的形式,通过与参观者的情感共鸣,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他们精心选取了74个典型案例,都是一些容易引起参观者共鸣的案件。警示教育分为“失重的权力、堕落的轨迹、裂变的情感、丑陋的嘴脸、悔愧的眼泪、心灵的启迪”六大部分,剖析贪官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以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无尽伤害,重点突出他们的忏悔之情。

该教育基地已多次被各级领导及各大企业进行参观,去年11月该院在这里为中国联通郑州市分公司上了一堂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课,还为该公司60余个部门送去了专门制作的百余套警示教育光盘。现两单位已经达成了预防职务犯罪共建协议,检察官将与公司员工进行定期交流学习,参与公司的各项预防工作,共同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现代化公司。   通讯员 钟思文 朱煜琦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