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球化冲击凸显
民族精神当代意义
文化体制改革的
变革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切实保障民生的路径和措施
郑州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与研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全球化冲击凸显
民族精神当代意义

全球化冲击凸显

民族精神当代意义

庄锡福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撰文认为,世纪之交是“全球化”高唱入云而“反全球化”也风起云涌的时期。可见经济全球化是颇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分析之,才能正确把握全球化语境下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全球化历史进步性的依据在于全球性的生产社会化,而非其借以实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性的生产社会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它显著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但全球化是由资本的人格化资产阶级主导的,在当代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垄断财团主导的,其进程必然伴随着野蛮的侵略、残酷的压榨和无情的破坏,其后果是经济全球化的滚滚红利都流入他们囊中,而留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却是贫富分化、生态灾难和民族传统的丧失。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借助现代技术更深地渗透到当代资本主义各国政治、文化、社会的所有领域。这样的后果肯定要招致强烈的反抗并最终损害经济全球化本身。很明显,只有重建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突破跨国垄断财团的控制,经济全球化才能健康发展。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固然需要若干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规格,但绝不意味着各国人民的需求会因之而渐归整齐划一。相反,与这种统一进程相伴随的,是技术进步刺激出来的层出不穷的新需求。特别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人类天然就渴望多姿多彩,热衷寻根探秘,乐于出奇开新。在这个意义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共产党宣言》所说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指的是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往的普遍化,各民族文化都将逐步克服其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具备现代意识或时代精神,而并非认为各民族文化将趋于同质化。至于国家和民族界限逐渐消失的共产主义社会,全球化对每个人来说更意味着自由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更不可能是全球文化的同质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