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昆明市委书记
说出高房价秘密
涉贪官员女儿开博喊冤为何没人相信
讨薪倒赔罚款
道德家的虚妄
“不穿裤子坐地铁”与习俗的冲突
郑州: 由绿城到生态园林城的升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道德家的虚妄

考试能考出道德来吗?有人认为能,而且你若是道德考试不合格,你得缓生孩子。这是一位名叫王小波的重庆政协委员的一个提案,他建议,在夫妻办理准生证的时候,应该设置一个家庭观念、伦理道德的考核或考试,不达标就缓发准生证。他还说,这主要是为促进家长主动学习,直到补考合格后就可以发证。(1月19日新华网)

道德家的想法往往重大,道德家喜欢占领道德制高点,道德家自话一番道德后还要用他的道德结论绑架你。在一个社团社会中,人们有专门的责任承担。这一承担中,包含有家庭观念、伦理道德的部分,但是,道德家不清楚,或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是法律,而不是道德控制着人们的基本行为。生孩子设置道德考试,首先就有违现代法治精神,一个置法治于不顾而唱出的道德调子,算是什么调子?这样一种伦理道德观能够于众人所在其中的社会结构里成立吗?

生孩子要设置道德考试,剖开这一提议的内核,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反人性、反人道主义的观点。人道主义是以人为目的,而不因道德家的出格观点另有标准。生孩子要设置道德考试,是对家庭观念、伦理道德的扭曲,把天赋于人的生育权力都想剥夺了,其人性的乖张超出人的想象。王小波说,他也当了父亲,但这个提议生孩子要参加道德考试的人,自己就是个没有经过道德考试的人。他的提议,他的行为,印证了一位哲学家所说的话,道德家的道德世界,有一部分是由恶意构成。

在王小波这样的道德家看来,道德家生的孩子才能成为好孩子,才会有道德,这么唯心,这么虚妄,这么赤裸裸,这么反伦理,这么反道德,显现的是他所倡导的道德的可疑性及与现代社会文明、道德文明的尖锐对立。评价道德,道德评价,一般情况下,并不是件太好说清的事。道德标准存乎于每个人的内心,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对个人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对不同层面和不同深度的道德所作出的解释有很大的差异。把道德和生育挂钩,把个人喜欢的道德标准强加于他人,疑似某种道德迫害,一定得不到什么像样的道德的收获。

王小波委员的提案除了言词与义理乖谬,还有一点值得人们警惕,就是怎么看都疑似他在鼓动相关部门敛财的热情,这是想把道德考试办成生育的“驾校”,达标才给你发“生育驾照”,而办“驾校”的人则是一箭双雕:收获道德荣誉的同时,赚取钱财。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