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促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财政重点向民生倾斜
公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财政重点向民生倾斜

——解读《郑州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印发郑州市财政局局长王春山关于《郑州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今年,市级财政预算将重点向民生、新农村、城市管理等方面倾斜,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报告核心

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2912226万元,全年实际完成3019248万元;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调整为3624608万元,全年实际支出3531201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全市当年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10年预算安排基本原则: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认真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三农”、教育、社保、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投入;整合产业引导资金。集中财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在保障运转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大力开展增收节支,为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关键词 加大民生投入

2009年,为全市77万在校学生免除学杂费1亿元。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城市扩大“片医负责制”覆盖面,覆盖人口达140万人。中心城区建成18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初步形成。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12.6万人,消除零就业家庭 117户。筹措资金2.6亿元,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加123.8元。全年发放城市低保金7759万元,保证了全市4.5万名城市低保对象按时足额领到低保金。为22.47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300元/人标准的救助物资。新开工经济适用房156万平方米、廉租房15万平方米。

解读 2010年市区新建、改建中小学校15所;自2010年秋季起对具有郑州户籍的学生免除学费,实现郑州户籍中职生免费教育。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平均增加120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3万人。新增片医负责制单位23个,覆盖人口达到280万人。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建7个市区急救站和67个乡镇卫生院急救站,为全市所有急救站各配备3辆专用急救摩托车,为乡村医生配备便携式急救包、急救箱。新建、改建100个社区文化中心。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5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5万平方米,竣工5万平方米。

关键词 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9年,全市向种粮农民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资金5.2亿元,全市100万农户受益。农村教育投入资金21.4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70万人次。农村公共医疗卫生补助资金6.4亿元,全市参合农民达410万人,参合率98%,新农合报销比例较上年提高10%,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农村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资金5.5亿元,全市参保人数达43.2万元。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6246万元,为11.5万名农村低保对象提供生活保障。新建、改扩建30所敬老院。完成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文化大院800个,为农民放映公益电影27000场,700个行政村“一场两台”建设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7公里,解决农村3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贫困地区1.34万人脱贫。

解读 2010年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新修农村道路500公里,新增沼气3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使40万农民用上自来水;加大扶贫力度,完成10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和1800户的搬迁任务;全面推开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工作,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新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流动儿童之家”30个。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转移就业10万人。推行“新农合”门诊统筹,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大病报销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新建796所标准化农村卫生所;新建500个农村文化大院,在行政村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新建132座村镇垃圾中转站。

关键词 改善人居环境

2009年筹措资金316亿元支持郑州新区建设。一大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京广路-沙口路高架快速通道、郑汴物流通道、西绕城公路、中心区铁路跨线桥等一批市政工程启用;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快速公交(BRT)运营;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新批城中村改造项目95个;市区新建公园3个、小游园14个,郑州植物园一期开园,新增绿地543万平方米;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6万亩;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已全部完工。

解读 2010年按照建设“三化两型”城市的要求,以“新区起步、老城改善、强化枢纽、完善功能”为导向,积极推进新区规划建设;支持郑州航空、高速铁路、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重大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铁1号和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郑州火车站西出口改造、新郑州站建设、快速路建设,打通交通通道和断头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建下穿式隧道5个、人行过街天桥8座,在三环内建设公共停车场23处,设置泊位5360个;支持二七广场商业中心区、中原万达广场、郑州棉纺厂原厂区等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生态水系、公园绿地、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中心城区服务功能。

关键词 优化产业结构

2009年共安排支持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7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港澳行、宝岛行、郑交会、糖酒会、“南下北上”等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引进域外境内资金609.3亿元;发放“旅游消费券”1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398.6亿元。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落实燃油税费改革政策,取消养路费等六项收费,落实好促进就业、中小企业发展和出口退税等财税优惠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全市企业得利30亿元。

解读 2010年作为项目建设年,以跨越式发展十大工程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统筹安排好中央在郑投资和地方投资资金,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安居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投资,继续加大对郑州新区投入力度,加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区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增强竞争力。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支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经济结构。

本报记者 王晋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