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郑 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球事儿 1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14
民间俗神
多彩的虎文化
《孔子》和《阿凡达》
迎春感怀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孔子》和《阿凡达》

马未都

《孔子》跟着《阿凡达》渐渐远去了。两部没有共同点的电影凑在一起算是缘份。这两部电影我都没来得及看,只看外界的反应就构成了一部喜剧。先是《阿凡达》,观者除个别电影工作者略显醋意外,基本上叫好声一片,口碑从未有过的坚实,买票被媒体戏称“春运”;《孔子》则不然,多数影评或多或少地表明批评态度,或委婉或尖锐,难得听见叫好声。

我少年时对孔子的第一印象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时我们对这个两千年前的儒家布道者连同其主孔子一同批判,其阵势今天的年轻人不可想见,十亿人一同诛之讨之,那时最典型的话是“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仅几十年的光景,孔子就又翻身了。国学先热了一阵子,紧跟着,敏锐的商人们又嗅到味儿,下血本开拍了煌煌大片《孔子》。

说句事后诸葛亮的话,打欲拍《孔子》那天起我就知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把孔子这样的圣人拍成电影,只能剩下一副躯壳,因我们都不具他那样深邃的思想。这不是艺术家们素质所能决定的,而是电影这种大众娱乐形式决定的。换句话说,你拿出5亿美元让卡梅隆拍《孔子》也是这个下场,不可能出现《阿凡达》一票难求的场面。

所以卡梅隆只拍《阿凡达》,卡导头脑清晰,知道何为电影之长,何为电影之短。只有知其短才能用其长;电影发展一百年了,从未敢讲过经,连最初讲故事的功能都渐渐退化了,而《孔子》却敢逆流而上,试图用电影普及国学,又懵了懵懂地渲染子见南子这类古人“八卦”,不识时务者不算俊杰,正话反说,难听有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