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球事儿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民间俗神
河南炉子的诗
《国学大师之死》
图文说明
大年初一回“故乡”
惠风济韵
图文说明
图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惠风济韵

慎廷凯

位于郑州市区北郊的惠济区,濒临黄河,被称为郑州市的“后花园”、“北大门”。在六个市区当中,惠济区并不算大,知名度却与日俱增。这既非因她有什么古刹名寺,也非因GDP成绩多么骄人,而是缘于两个字:变化!这变化是巨大的,惊人的,尤其是生态变化以及由此引出的巨大的生态效益。

我在郑州工作、生活40余年,对于北郊的一些乡村,尤其是花园口一带,是比较熟悉的。这里曾是郑州郊区、金海区和邙山区。而选择“惠济”作区名,则源于属地隋朝时开挖的一座三孔石桥,桥的名字就叫“惠济长桥”,曾是盛唐“荥泽八景”之一。取名“惠济”,含有“平等互惠、和衷共济”之意,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寄托着今人对于恢复优美自然环境的期望。

20世纪70年代初,我和几位同事,曾经受命以“花园口的变迁”为题,调查花园口解放前后的变化。我们住在花园口乡政府大院近两个月,每天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全乡的每个村庄。那时的花园口,虽然开始引黄灌溉,种稻、养鱼,初步改变了昔日卤硝遍地、杂草丛生的落后面貌,但是村民的住房、生活条件仍然较差。所见所闻,仍抹不去“黄泛区”的印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曾经多次到这里采访、郊游,亲眼目睹了惠济区的变化,并有感而发地写过一些纪实报道、文章。几年前,我曾以“让绿色永驻”为主题,在报上撰文谈到,由于全市各界在邙岭植树造林,将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成为郑州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到周末、假日,市民们络绎不绝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登临山巅,饱览滔滔黄河,欣赏万亩森林,呼吸新鲜空气,尽享绿色之美。来到这里,登上山顶俯瞰,东望黄河南岸,鱼塘片片,波光粼粼;稻田相连,吐穗飘香;大堤南北,郁郁葱葱,绵延无边,宛如一幅苍翠碧绿、风光旖旎的画卷。此情此景,令人感慨。然而自己毕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惠济区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可谓知之不多,留下些许遗憾。

令人欣喜的是,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国庆60年之际,惠济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我看惠济新变化”征文活动,而且结集编印成《惠济风》一书。该书的作者多是普通的职工、教师、学生等,也有专业作家、新闻记者、领导干部。他们饱含深情,述说身边事,记叙耳闻目睹,或含蓄温婉,或撷取记忆深处的一朵小花,点点滴滴,娓娓道来;或宏观大气,话时空之跨越,述30年沧桑之巨变,满怀激情,催人奋进。透过这个窗口,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惠济区,读到了惠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著名作家南丁在《郑州的肺》中写道,过去人们无奈地戏称邙岭为“邙山头”,因为这里秋冬总是风沙弥漫,是郑州的风沙源。现在看到的是全新的景色了。为此,他形象地将惠济区比喻为“郑州的肺”。著名作家、评论家孙荪在《绿染》中慨叹:“这里的绿色正在由星星点点片片断断,到成方成阵成片,变为绿洲,绿色长廊,绿色屏障,渐成绿色世界。”而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惠济人,则更深情地将这里称为“心灵的家园”“一方迷人的热土”“惠济母亲,我的家”。

诗是情的凝结,是爱与恨的心声。惠济这片沃土养育的著名诗人宋余三,在《惠济情思》中动情地吟咏:“六十年家国啊,国更强盛,家更富裕/三十年惠济呀,化茧为蝶,勃勃生机/你甩掉穷帽破履,成为体格强壮的小伙/你甩下烂衫旧衣,蜕变成穿红着翠的少女。”惠济这块锦绣大地的古风新韵、厚重历史、绵长文脉、美丽风光,还引来许多骚人墨客包括一些老干部、老领导作赋吟诗,咏之歌之。郑州大学教授何均地诗曰:“才过几春秋,荒山尽画楼。牡丹艳,绿柳轻柔。”曾任郑州市市长、市委书记的王均智诗中赞美惠济区:“水甜氧足无私献,鱼跃稻香赛江南。莫求中心城市化,甘为郑州北屏藩。”正如该书的编者所说:“他们并非突发雅兴而寄情山水,而是深为这片土地的魅力和巨大变化而感动和吸引,而他们的诗作所表达的只有一个字:爱……”

惠济区的区名很年轻,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却是那么古老和悠久。相信黄河岸边的这块土地,明天将会变得更加美丽。也必定会有更多的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谱写出更加美好动听的惠风济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