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义务帮扶寒门学子
特殊党费
九载捐资植树
爱心惠泽子孙
惠济区硬措施确保干部清廉
烙出一个多彩世界
区街
四道防线打造平安金水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烙出一个多彩世界
——烙画艺术家任更顺的艺术人生

本报记者 党贺喜 实习生 周峻如 文 李利强 图

惠济区有个师家河村,师家河村有个名噪中原的烙画基地,基地的领头人就是任更顺。

烙画起源于汉代,如今,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任更顺的五寸烙笔下熠熠生辉,重现异彩。昨日上午,记者走进任更顺的工作室,走进他的烙画世界。

任更顺的家,其实就是创作室、工作室、教室、仓库的集合体。一走进大厅,我们就不禁被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所吸引,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不管是临摹名作还是匠心独运的自创,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而大厅正中间悬挂的一幅《炎黄二帝》作品更是任更顺的“得意”之作:“这幅椴木烙画是2006年惠济区与日本井岗县结为友好城市时的交换礼品,前后用了一个星期创作的具有惠济特色的中国烙画。”任更顺回忆说。从一楼看到二楼,整个一画廊。眼前此景,正映照了他那副高悬大门的自创春联——“天展素绢海润墨心绘入天图,地铺黄毡火执笔志烙驻地卷”。

烙画工艺兴起于东汉,画风古朴典雅,自学成才的任更顺还为古老的国粹注入了时代元素,除了传统的端木烙画、椴木烙画、丝绢烙画,他眼下正在尝试红木烙画和紫檀木烙画创作。

满腔的热忱和执著的追求,使任更顺渐成气候,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惠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惠济区特色文化大院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故土情结是我创作的原始冲动”。任更顺实话实说。师家河村乃至惠济周边一带,东汉冶铁、烙画等文化遗产,地表和地下处处皆是。在二楼一间“杂物”中,堆放着任更顺收集的数十件汉代陶罐、浮雕和石雕,故乡的浓郁文化基因从小就植入他的脑海。“我在市区有房子,但在繁华的都市找不到感觉,我只要一进村,就感觉心静气爽,思如泉涌。这不,投资10多万元专门在老家建立了这个创作基地。”任更顺道出了自己艺术人生的大写意。

文化历史的熏陶,故乡情结和家人、朋友的支撑,使他后半辈子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烙画创作道路。2006年起,任更顺的烙画艺术人生走入正规化、专业化境界,历久弥坚,大气终成。

这几年,全国各地的烙画爱好者慕名而来,纷纷拜在任更顺门下。现在,他门下的“三级学员”:村小学生、村民烙画学校和国内学员有300多人。

任更顺说,我的最大愿望是把师家河建成中原烙画基地,并且与旅游文化互动一体,逐渐形成一个以烙画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