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12日举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集体采访中,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表示,高考制度应当存在,但要逐步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制度。
孙霄兵说,高考问题是一个涉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问题。在设计教育体制改革时,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他说:“我们认为应当有一个高考的制度,包括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制度也是得到人民群众认可,保障教育公平的基本制度。”
孙霄兵指出,高考制度必须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制度。要逐步实施高等学校的分类入学考试,改变全国本科、专科一起考试的制度。根据设想,在全国只进行本科考试,专科的考试在省里进行。同时,要探索高水平大学联考,进一步完善招生录取办法。今后高考成绩将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要把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
他说,在高考的具体录取制度上,要实行多元录取的机制。对于统一入学考试的学生,还是要实行择优录取;对于有特长的,符合学校培养条件的,经过面试、测试自主录取;在高中阶段表现优异的,可以推荐录取;符合国家特殊需要的,要进行定向录取;有特异的才能,要实行破格录取。通过实行五个录取制度,来解决多样化考试的问题。此外,今后还要进一步推行社会化考试。在严格的法律法规保障和社会监督下逐步进行,并必须在试点和慎重地研究后,才能全面推开。
关于教师管理 健全制度 提高待遇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12日举行的集体采访中表示,教师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孙霄兵在回答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时说,要依法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水平。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工资,也包括其他类型的教师,都要执行国家的法律规定。
他说,还要进一步推进教师的聘任制度,推进教师的资格制度,推进教师的职务制度,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教师还要执行倾斜的政策,包括对幼儿教师也要进一步制定编制的标准。
关于择校问题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12日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县(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郝平表示,去年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教育部收集到各方面意见210万条,在对意见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此,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切实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