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周末聚焦清明 上一版3
从民间找寻失去的礼仪
民族的节日 心灵的盛宴
不同的祭奠
一样的哀思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幸福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从民间找寻失去的礼仪
——访郑州市社科联副主席、社科院副院长窦志力

本报记者 覃岩峰

对于清明,郑州市社科联副主席、社科院副院长窦志力有特殊的感情。他说,有诗云:“杨柳青青四月天,花絮飘飞漫无边。夜雨闻笛知是谁,莫道千山相隔远。”由此便想到了“清明时节暖气吹,祭祖扫坟忙踏青”的景象。

沐浴香熏去拜祖

窦志力说,中国的农历节气基本上都是老祖宗根据气候变化情况来制定的。人间四月,因为天气日渐“清洁而明净”,才有“清明”一说。

清明时节主要是扫墓祭祖。窦志力认为,清明踏青与扫墓中特别讲究礼仪。一般在着装上讲究灰色,首先出门前身体要沐浴、香草熏各三次,然后净手,再用燃香熏手,一家人或者族人带供食、香、纸、鞭炮至坟上,先上香后上供。有的会在坟头上压一方纸,祭奠时会告知先人后人所为,或者会说如何努力,儿孙如何孝敬等等,然后培土放炮。

从民间汲取传统文化的真谛

“我们常常讲自己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文明的标志是体现在每一个公民的社会状态与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的。”窦志力说,诗书礼仪,这是中国人最根本的文化习俗,他极为反感的就是现在许多人在做些徒有其表的文章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又是读经又是学孔,或者穿上汉服唐装等等,其实这是害了传统文化。

窦志力认为,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还是应当从民间开始,这叫“礼失求诸野。”时代不论如何演进,中国民间还是有很多文化传承经久不衰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提升到文化层面。就如同韩国人的端午节,为什么他们申遗能够成功?其实他们是根据中国明代以前的文化习俗加上自己的理解改造的,他们更为强调与关注的是礼节和仪式。而我们更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永久保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