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密700万元促基层党建
6700万补贴分发到位
巩义国土局驻矿监管
新密建立投资评审机制
刻在村民心里的大学生村官
六县市步入网络发票时代
新密成立党员互助促进会
革命遗址成“红色教育”资源
中牟汽车工业园申报
创建省高新技术基地
新郑多举措提升客运服务质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刻在村民心里的大学生村官

本报记者 李明德 通讯员 王 宁

微风轻拂,漫过大片油菜田地,飘来阵阵清香。农田里,一群劳作的农民围着一名“专家”在认真地请教着灌溉、施肥等农事。

这位被村民们称之为“专家”的人其实并不是什么真正专家,而是中牟县狼城岗镇南仁村大学生村官杜保国。

这个地处黄河滩区的自然村庄,自2008年杜保国当大学生村官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富裕村,而且群众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昔日的滩区农民如今换了新颜。

村民们提起南仁村的变化,对杜保国是赞不绝口。一位老大娘激动地说:“保国那娃可真没少为俺村办好事啊!他给村里修路,盖学校,打井,还给我们村孤寡老人建起了养老院。他可真是个好村官啊。”老人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可面对记者的采访,杜保国却认为这一切都是他应该做的。

杜保国是个不善言词的人,但他每做的一件事,都刻在了村民的心里。他说:“我从小父亲过世,母亲拉扯我们兄妹几个不容易,村上的左邻右舍经常帮助我们一家。如今我有能力了,就要好好回报他们。可以说,每位村民都是我的父母,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善待他们。”

南仁村支书马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从保国大学毕业回来当村官后,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好事。他进百家院、听百家话、想百家事、解百家难的工作作风让群众深受欢迎,为村里的和谐和平安作出了很大贡献。平时,他还经常帮助一些困难户,资助一些孤寡老人。受他的影响,村民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汶川大地震发生仅两个小时后,在他的倡导下,我们村捐款高达10万元。前不久,他又倡议村民们为西南旱区捐款,村民们更是热情高涨。他的行动不但影响着村民,更改变着每位村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