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购房有惊喜,最低优惠5万元,××××金水路78~195平方米庭院洋房,景观高层买即住,摸奖赢海南双飞5日游。” “×××,135万平方米滨河生态社区,2期奢侈品80~140平方米多层洋房1万抵两万超值优惠预约中。”“北环索凌路××楼盘,50~100平方米一层临街商铺限量发售,均价7500元/平方米总价30万元起。”
适逢销售旺季,不少人的手机上出现这类楼盘促销短信,记者本人也曾“被创造”过一天接到十多个楼盘短信的纪录。这种营销模式是否受欢迎?能否成为楼盘销售的助推力?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购房者、开发商、专家和管理部门,他们谈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本报记者 黄晓娟
调查:
楼盘广告占垃圾短信八成
适逢销售旺季,大量楼盘销售的手机短信卷土重来。与代开发票、诈骗信息等一起占到手机垃圾短信的八成。
“最近的卖房短信太多了,每天都要收到十几条。”几位朋友一边向记者展示短信,一边抱怨,“以前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项目,现在别墅、洋房一起上。”
几位同事也有同感,很多时候,每天一开手机,全都是这类楼盘促销的短信,一两天收件箱就被塞满了,删都来不及。记者调查发现,不管官职多高、不管是买过房的还是没买房的、不管是小灵通还是手机,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会收到此类信息,手机卖楼短信让消费者“无条件”接收。
购房者:
收到这些短信很无奈
“虽然信息都是来自楼盘,但是即使作为购房人也觉得有效信息非常有限,总之我不会拿着手机短信去看房子。”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中还未删除的楼盘信息,我们发现既有来自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楼盘,也有一些来自并不太为人所知的楼盘。“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楼盘信息,那些所谓名盘也在我的心里大打折扣。” 王先生说。
“我一般都不看这些短信,每天收到的太多了,只觉得烦。房子去年就买了,但现在还一直收到这样的骚扰。”陈女士向记者抱怨,她每天至少要收三四条楼盘广告短信,而现在她已经不需要买房子了,所以对这些短信挺无奈的。
楼盘:
负面影响大 广告效果差
各方声讨包括楼盘广告短信在内的垃圾短信,楼盘销售人士并非无动于衷。“楼盘广告信息的确滥了、多了、过度了,广告效果也很差。”日前,一家大型楼盘的市场部人士向记者坦言。他表示,初次使用短信群发促销广告信息,手机用户偶尔收到还反应不大。而铺天盖地的楼盘广告信息,势必造成很大的骚扰。
“这种信息后面都有楼盘的名称,变成骚扰短信甚至垃圾短信后,毫无疑问就会伤及楼盘的品牌形象,更不利于销售。”因此,该楼盘早已停发此类短信。
记者采访多家开发公司,他们普遍认为,近期的卖房短信骤增主要还是由于市场持续低迷,楼盘销售压力加大。而另一方面,短信的增多也表现开发商有“病急乱投医”的趋势。有关专家表示,在目前背景下,估计类似短信平台这种“花拳绣腿”的促销方式也只能是“隔靴搔痒”。
管理部门:
监管难度大
“群发楼盘信息是否成为一种广告手段,是否算一种合法发布方式,以及手机能否是广告媒介,都值得探讨。”广告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在新的传播工具和新的传播方式下,不能简单武断对群发信息下结论。
据负责人表示,群发楼盘短信目前难以定性。“涉及多个方面,要看信息活动主体是否合法,要看信息内容是否规范,还要看群发是否损害用户的权利等等。每个环节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界定。” 他表示,以宣传自己的商品、服务,以广告主付费的方式达到促销目的的广告,都属于商业广告。而众多短信群发公司尚没有经营房地产广告的资质,因此,其行为与现有规定不相符合。
广告管理部门负责人提示,经营短信广告业务者必须获得《广告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上营业范围有短信广告业务。否则,就没有从事商业广告活动资格,也不得从事该类业务。“在没有严格登记的方式下(群发楼盘广告短信)是否合法,难以判定。”他强调,对(楼盘广告短信)不是无法监管,但监管难度大,现在正处于探索有效监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