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无情对面是山河
敬畏书
诚信的价值
清朝选官以貌取人
眼镜和眼睛
阳光是一味药
一幅秘密地图挽救英国
习仲勋采纳诤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阳光是一味药

陈染

人说,胃,是五脏六腑之首。

又说,胃,是人的第二大脑。

多年前,我的这个“之首”或曰“第二大脑”被医院的权威人士盖上了大红章:萎缩性胃炎。之后,我的所谓人生观以及个人爱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以前以为重要的事物,忽然觉得没那么重要了;以前想不通的世间种种,忽然就想通了;以前为之蹙眉而沉重或痛心而疾首的诸多事端,变成了“罢了罢了”的一笑了之。

我对于中草药的热爱和兴趣,就是在这个时候掀起了一个“小波澜”。

最初,我以身试“食”,总结出哪些食物适于吃而哪些食物不适于吃。并且遵照“少吃多餐”的医嘱,给自己制定了一日四餐的食谱和定量。接下来,是严格地按照医生的规定,给自己列了一份西药药谱,以间隔开众多的其他药片的时间。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西药片也吃了一抽屉,依然是好好坏坏,时时发作,颇为打击我的生活热情。

于是,我想起了“治本”的中医。

中医倒是看过的,母亲曾陪我跑过几家中医医院,挂的是专家号,并且还和医生探讨了我的情况。但是,那草药见效很慢,或者干脆没见什么效。我便放弃了。

我多少是知道一点中医的。懒得冷冬里再跑远路去医院,更担心碰上一个母亲所说的“二把刀”开的药不对路。于是,我下了下决心,决定以身试“药”,自己给自己开药方。

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参考着中医书籍,我调动出自己仅有的不多的关于中草药的肤浅认识,经过一番精心研究,试着开了一服中草药方子。

径自到药房抓了三服。一边看着药房的人拉开一个一个神秘的小抽屉,一边在心里默默核对着小抽屉上的草药名,不放心地看着药剂师抓的药是否准确。药剂师抓了草药并分成三份摊开,我隔着长长的柜台,闻到一股幽幽的草药香扑鼻而来。然后,再看她分别包好,提回家来。

怀着虔诚,用沙锅煎煮,滤出。那药汁清淡、稀疏,微苦。其时,正是上午,我端坐在大沙发里很郑重地喝那杯药,橙黄色的阳光正好从窗外斜射在杯中,我把药液在光线里晃了晃,让它尽量汲取阳光,淡棕的汁液便显得莹澈而清爽。当我把一杯草药喝完之后,便觉得连同阳光也一并喝进腹中。

这样一来,这服草药又多了一味:太阳光。

接下来,是默默地祈望出现奇迹。

果然,喝过一服汤药之后,胃便不疼了,而且也不再恶心。

我立刻把所有的西药片全部停掉,不再吃。心中充满希望。

母亲和我一样欢喜,不停地问,“真的管用?那些胃病专家难道还没有你行?”

我心中的兴奋比写了一篇好小说还要甚!这么长久以来令我痛苦不堪又无能为力的一件事,也许就要被我自己攥在手中了!

我说:“专家肯定是比我水平高得多。只是,医生没工夫详细倾听病人的细枝末节,他不可能像病人自己那样知道自己的病情,自然就难于完全准确地确定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胃痛,只能笼统地宽泛地开药,当然就没有我给自己开的药到位。一般情况,医生摸摸我的脉,总是给我开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消导芳香的药。其实,气郁化火,有热则胃脘灼痛、嘈杂恶心,所以还得加上一些清热燥湿的药。”

我心里涌动着一股依靠自己的踏实感和成就感。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自己的命运在别人手里攥着更令人忧心忡忡了。

三服汤药吃过之后,已开始明显见效。我一边体会着自己的感觉,一边捧着医书琢磨起神奇的中草药。兼顾自己的其他症状,又重新调整了一下药方。

我给自己开的草药,比较起医生开的,唯一自信的一点是,它最适合我的症状。所谓的好与不好其实没有决然的标准。就如同世界上的衣物与食品,好东西很多,但首先的选择标准是适不适合自己。

母亲说:“你简直气死医生了!”

我诚实地说:“是被逼出来的。”

我自己开汤药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过来,开口即对我说:“陈大夫你好!”我愣了一下,然后我们笑起来。

摘自《新民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