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无情对面是山河
敬畏书
诚信的价值
清朝选官以貌取人
眼镜和眼睛
阳光是一味药
一幅秘密地图挽救英国
习仲勋采纳诤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眼镜和眼睛

胡弦

在一个诗歌朗诵会上,看着那些上台朗诵的学生,总觉得有些别扭。初上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才突然发现,是因为那些稚嫩的脸庞上,大都多了一副眼镜,使他们的形象美感大打折扣。这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由于镜片的遮蔽和反光,他们的眼神变得模糊起来,失去了灵动和明亮。

一双扑闪着清纯稚气的水汪汪的大眼睛,是孩童少年最可爱的标志。想想我们的童年,多么快乐,上山,下河,掏鸟窝,摸鱼虾,一日上树能千回,现在的这些孩子还能够吗?

不能了,现在的孩子正逐渐失去这些。因为压力太大,老是皱着眉头;因为老是要看书、习字,老是有做不完的作业,近视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想看看远方吗?好,先把自己装到一副眼镜的后面去;想爬高趋低吗?先把眼镜架扶稳了。

近视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使孩子们失去了真正的童年。现在的人,大都有一种焦虑心态。身处物质抢滩的时代,就连带着逼孩子们进行知识抢滩。他们以为,眼镜的度数越深,知识也就越多,孩子只有现在多啃些书本,多考些分数,才能在将来的生存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其实不然,看看那些中外名家的画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爱迪生、达·芬奇、李政道、杨振宁……有哪一个是戴着眼镜的呢?再瞧瞧他们深邃的目光,好像总在凝视着无穷远的远方。那智慧而锐利的目光,绝非短视者所能拥有。孩子们近视,说明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在近视。

摘自《讽刺与幽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