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奇妙的征婚启事
有一种职位叫场务
凡·高的一生
沈从文的幽默人生
全球进入“新蜗居时代”
大师的回答
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
向真理鞠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沈从文的幽默人生

被称为“鬼才”的沈从文,一生几乎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面对严峻的现实,他没有倒下,而是笑对人生,热情地拥抱生活……

查户口的

沈从文回到了阔别20余载的故乡凤凰。天擦黑时,他来到故居门前,侧耳细听,里面静悄悄的,只从窗户缝隙里露出一点昏暗的灯光。他略一思忖,就敲起门来。

“我是查户口的,快开门!”沈从文说着自己差点笑出声来。

不一会儿大哥云禄走出来开门,一见门口站着两个陌生人,忙说:“我家没有来客。”“我是远客哩。”“我怎么不认识你?”“哈哈,我就是从文啦!”说完,两位兄弟拥抱起来。

半夜里,从文突然爬起来。俯在云禄耳边悄悄说:“大哥,你信不?我做大官了。”云禄大哥开始惊喜,继而怀疑,接着摇摇头说:“大官?怕是尿罐哩。”

沈从文故意认真地说:“你还不信?那跑来的这个年轻人是干什么的?”大哥不假思索地说:“多半是你的徒弟。”沈从文笑了,神秘地说:“我有了警卫员。”

之后几天,在大哥眼里这年轻人整天形影不离地跟着弟弟转。最后,沈从文才吐了真言:“大哥,我讲了你莫担心,这年轻人不是我的什么警卫员,我心里明白,他是州里领导派来监督我的。”说着,他立即改换了一种口气道:“不过,这年轻人诚实、本分,和我相处不几天,就成了朋友,还说过要拜我为师呢。”云禄听了,放下了心上的一块悬石。

奉命扫女厕所

“文化大革命”初,沈从文作为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反动知识权威”,自然受到“革命造反派”的严厉惩罚:他每天接受一场群众批判之后,便去天安门左侧的历史博物馆里打扫女厕所。他这人凡做事皆很认真,就连墙角落里的蜘蛛网也想方设法扫除干净。通常光顾者来了,听见里面有扫地的声音,就试探着尖声喊道:“喂,里面有人吗?”

每当这时候,老作家就用早已想好的对白应说道:“为人民服务!”女同胞们一听异性声调,吓得扭头就走。

“假知识分子”

1982年5月,应吉首大学的热情邀请,白发苍苍的沈从文先生登上了故乡最高学府的讲台。他面对千余名师生,笑容可掬地说:“谢谢各位,我实际算不上什么作家,说我是考古专家,也不是的。”当有人提起先生的成就时,沈从文无比谦逊地说:“我是毫无成就的,我到北京时连标点符号也不晓得。去那里是想摆脱原来的环境,实际上打算很小,想卖卖报纸、读读书。一到北京才晓得卖报纸没有机会,卖报纸是分区分股的,卖报不行。后来发现,连讨饭也不行,北京讨饭规定很严。”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至于说到做文章,做学问,我这个人就糟糕透了,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字认不得。不仅当时不懂得标点文法,现在还是不懂。我是假知识分子!……”(众笑)

然而,正是这个“假知识分子”用他的《丈夫》《边城》《湘行散记》等名篇倾倒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读者;正是这个“假知识分子”,用一部直达九磅的大书,填补了中华民族服饰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摘自《少年天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