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毕淑敏:口才不输文才
林肯智胜埃弗雷特
爱因斯坦写给5000年后的信
季羡林不怒自威
越南的人情味
在美国上大学值不值
人生三态
转型中国的二代现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越南的人情味

蒋子龙

在越南人的称呼中没有第二人称:“你”。日常习惯的称呼是哥、弟、姐、妹。我们到越南后,很快就被越南作家排资论辈地呼哥唤弟了,我们团里那位唯一的女作家就成了许多越南人的“小妹”。

我请教越南一位老资格的翻译家:越南高层人物之间也像老百姓这样称兄道弟吗?他说都一样。在越南只要一提起胡志明,无论男女老幼,一律称呼“胡伯伯”,或只叫“伯伯”。有一回他给一个访问中国的高级政府代表团当翻译。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献完鲜花以后,代表团要分头活动,秘书长就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大声宣布:跟五哥去的往这边来,跟八哥走的到那边去。陪同的中国领导人听得满头雾水,其实五哥就是书记,八哥就是总理。

越南人的人情味儿不仅体现在称呼上,在说话的腔调上有更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的语音分四声,越南的语音是六声,婉转柔媚,因此越南作家格外喜欢朗诵中国的古诗词,而听他们朗诵唐诗,那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越南最早是使用中国文字的,在被法国占领期间,一位法国传教士帮着改革成了现在的文字。有些词句在含义或发音上还保留着中国文字的影响,比如中国人说谢谢——越南人叫“感恩”,同志——“秃鸡”,首都——“都兜”,文化——“温嘎”。

越南的诗人非常多,我们凡在作家协会碰到的人极少有不是诗人的,特别是相当多的政府官员,在介绍给我们认识的时候都格外强调其诗人的头衔。我以为,越南盛产诗人有两个原因:一是越南人天生浪漫多情;二是越南语有助于写诗。

正由于大家都写诗,就给越南的人际关系又增加了另一种别有情趣的人情味儿——赠诗和背诵对方的诗。诗人们一般都要经常在口袋里装着几首自己的诗,在一定的场合,兴之所至就可以把诗献给自己喜欢或尊重的人。越南人还喜欢背诵别人的诗,特别是自己顶头上司的诗。即使把这个看做是给上司拍马屁,这马屁也拍得有情调。比当着客人说一堆肉麻的吹捧话或一大套空话强多了。

摘自《中外文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